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--通风、除尘、空气净化、除湿论文

高校图书馆建筑多元通风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建筑能耗与环境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高校图书馆的特点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夜间通风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地道风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自然通风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2章 研究平台与对象介绍第23-31页
    2.1 BIM技术介绍第23-25页
    2.2 工程概况第25-28页
    2.3 图书馆模型的建立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3章 夜间机械通风对图书馆空调运行效果的影响第31-47页
    3.1 物理模型第31页
    3.2 数学模型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夜间通风数学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能耗模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夜间通风能耗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空调系统能耗第33-36页
    3.3 衡阳室外温度分析第36页
    3.4 夜间机械通风对能耗及壁面温度的影响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夜间机械通风开启时间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最佳夜间机械通风工况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夜间机械通风对墙体内表面温度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夜间机械通风节能效果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5 夜间机械通风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4-47页
第4章 日间自然通风与夜间机械通风组合应用分析第47-57页
    4.1 数学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4.2 物理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4.3 衡阳地区风环境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4.4 日间自然通风与夜间机械通风运行效果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日间自然通风效果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夜间机械通风与日间自然通风效果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5章 多元通风应用研究第57-69页
    5.1 地道风数学模型第57-59页
    5.2 通风系统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5.3 地道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5.4 地道在新风系统中的运行效果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室外干球温度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地道风供冷能力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地道风送风温度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地道风送风量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5.5 地道风直接供冷时间分析第64页
    5.6 CFD模拟地道风供冷应用效果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物理模型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结果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9-7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9页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9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MW工法+锚索联合支护结构作用机理研究
下一篇:夏枯草挥发油抗子宫肌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