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历史考察
中文摘要 | 第4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目录 | 第14-1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24页 |
1.1 论文选题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1.3 本文的重点、难点与创新之处 | 第22-23页 |
1.4 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选举的背景及历史条件 | 第24-40页 |
2.1 议会制与选举制的引进与介绍 | 第24-28页 |
2.2 中国现代选举制度的产生与演变 | 第28-33页 |
2.3 南京政府政治制度的演变 | 第33-37页 |
2.4 南京政府的宪政准备及“戡乱” | 第37-40页 |
第3章 选举的法律法规及选举准备 | 第40-72页 |
3.1 《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罢免法》等有关法律法规 | 第40-46页 |
3.2 选举总事务所及各级选举机构的成立与工作 | 第46-51页 |
3.3 选民登记 | 第51-57页 |
3.4 代表名额分配 | 第57-63页 |
3.5 候选人提名与登记 | 第63-72页 |
第4章 投票开票过程 | 第72-98页 |
4.1 上海平津等地的选举 | 第72-78页 |
4.2 南京、重庆等地的选举 | 第78-89页 |
4.3 华侨及“绥靖”区的选举 | 第89-98页 |
第5章 逼让风波及当选证的发放 | 第98-132页 |
5.1 问题的出现 | 第98-107页 |
5.2 逼让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| 第107-118页 |
5.3 绝食抗争与诉讼 | 第118-125页 |
5.4 未了的结局 | 第125-132页 |
第6章 选举制度的多角度评析 | 第132-154页 |
6.1 选举制度的推进 | 第132-135页 |
6.2 国民党的控制与影响 | 第135-138页 |
6.3 舞弊、贿选及其他问题 | 第138-146页 |
6.4 当时舆论视野下的选举 | 第146-154页 |
结语 | 第154-1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8-166页 |
附录 | 第166-196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96-198页 |
后记 | 第1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