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1-27页 |
| ·前沿 | 第11页 |
| ·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| 第11-16页 |
| ·马来酰亚胺树脂简介 | 第11-13页 |
| ·马来酰亚胺树脂增韧改性 | 第13-16页 |
| ·共混体系相分离 | 第16-20页 |
| ·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基本理论 | 第16-17页 |
| ·共混体系两种分相机理 | 第17-19页 |
| ·反应诱导相分离及相结构控制 | 第19-20页 |
| 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界面理论 | 第20-23页 |
| ·高性能聚芳醚砜 | 第23-26页 |
| ·聚芳醚砜 | 第23-25页 |
| ·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砜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6页 |
| ·选题依据 | 第26-27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27-34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8页 |
| ·聚合物的合成 | 第28-31页 |
| ·含二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的合成与精制 | 第29页 |
| ·端胺基的聚醚砜的合成与精制 | 第29-30页 |
| ·端马来酰亚胺基聚芳醚砜的合成与精制 | 第30-31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| 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32页 |
| ·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 | 第32页 |
| ·凝胶渗透色谱(GPC) | 第32页 |
| ·示差扫描量热(DSC) | 第32页 |
| ·热失重分析(TGA) | 第32页 |
| ·动态力学分析(DMA)测试 | 第32页 |
| ·光学显微镜(OM) | 第32-33页 |
| ·力学性能测试 | 第33页 |
| ·增韧断面观察 | 第33-34页 |
| 3. PPES的表征及对共混体系的影响 | 第34-53页 |
| ·含二氮杂萘结构的PPES结构表征 | 第34-35页 |
| ·PPES/BDM共混体系的固化动力学 | 第35-41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固化行为 | 第35-38页 |
| ·固化动力学参数 | 第38-40页 |
| ·动力学模型模拟 | 第40-41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相分离 | 第41-44页 |
| ·相分离机理 | 第41-43页 |
| ·PPES分子量对相分离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PPES/BDM/DABPA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 | 第44-46页 |
| ·动态力学热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·PPES/BDM/DABPA共混体系的强度 | 第48-50页 |
| ·PPES/BDM/DABPA共混体系的冲击性能 | 第48-49页 |
| ·PPES/BDM/DABPA体系的断裂韧性 | 第49-50页 |
| ·PPES/BDM/DABPA共混体系的的增韧机理 | 第50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4 反应性能团的PPES改性BDM树脂 | 第53-82页 |
| ·PPES-DA与PPES-BMI的表征 | 第53-56页 |
| ·结构表征 | 第53-56页 |
| ·PPES-DA和PPES-BMI的溶解性能 | 第56页 |
| ·官能化PPES/BDM/DABPA共混体系固化动力学的研究 | 第56-65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固化行为 | 第56-61页 |
| ·固化反应参数的计算 | 第61-64页 |
| ·官能化PPES在体系中的固化机理 | 第64-65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相分离 | 第65-69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耐热性能 | 第69-75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热分析 | 第69-71页 |
| ·共混体系的耐热性 | 第71-75页 |
| ·共混体的力学性能 | 第75-78页 |
| ·共混体的冲击强度 | 第75-76页 |
| ·共混体的断裂韧性 | 第76-77页 |
| ·共混体及玻纤增强树脂的弯曲性能 | 第77-78页 |
| ·增韧机理 | 第78-8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| 结论 | 第82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8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