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临界撞击流制备微胶囊的工艺参数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1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1-28页 |
| ·微胶囊的发展及应用 | 第11-16页 |
| ·药物控释缓释系统 | 第11-12页 |
| ·微胶囊及其作用特点 | 第12-13页 |
| ·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| 第13-16页 |
| ·超临界流体技术 | 第16-21页 |
| ·超临界流体性质 | 第16-18页 |
| ·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微粒 | 第18页 |
| ·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微胶囊 | 第18-20页 |
| ·气体饱和溶液技术制备微胶囊 | 第20-21页 |
| ·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过程 | 第21-25页 |
| ·超临界流体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| 第21-22页 |
| ·RESS技术制备微胶囊 | 第22-25页 |
| ·RESS-撞击流过程 | 第25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| 2 RESS-撞击流过程实验技术 | 第28-36页 |
| ·实验装置与流程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29-31页 |
| ·样品检测 | 第31-35页 |
| ·样品的形貌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样品平均粒径的检测 | 第32-34页 |
| ·微胶囊的包覆率 | 第34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3 玻璃微珠/石蜡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6-51页 |
| ·引言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分析仪器 | 第37页 |
| ·实验方法和步骤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9页 |
| ·实验前后微粒的DSC曲线变化 | 第39-40页 |
| ·混合器压力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| ·混合器温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| ·膨胀前温度温度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·撞击距离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| 4 阿莫西林/PEG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| 第51-65页 |
| ·引言 | 第51页 |
| ·阿莫西林和PEG | 第51-5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2-53页 |
| ·药品与试剂 | 第52页 |
| ·实验分析仪器 | 第52-53页 |
| ·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53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3页 |
| ·实验前后微粒的DSC曲线变化 | 第55-56页 |
| ·混合器压力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| ·撞击距离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| ·微胶囊释放特性的检测 | 第61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结论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附录A 玻璃微珠/石蜡微胶囊的差热分析表征结果 | 第71-73页 |
| 附录B 阿莫西林/PEG微胶囊的差热分析表征结果 | 第73-7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6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