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真空电子学(电子物理学)论文--气体放电(气体导电)论文

流动环境中大气压体放电的试验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新型流动控制技术的需求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流动与等离子体的耦合作用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纳秒脉冲气体放电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流动环境中等离子体放电研究现状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流动对射流放电的影响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流动对沿面放电的影响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流动对体放电的影响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MHD流动控制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创新点第2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2章 实验系统设计及调试第23-3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研究主要目的第23页
    2.3 流动环境中放电实验系统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台设计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速度和流量检测系统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实验装置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纳秒脉冲电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等离子体产生及测量装置第29-30页
    2.5 实验系统调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噪声信号的来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噪声信号的抑制第30-32页
    2.6 典型流动环境中纳秒脉冲激励下放电特征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低速环境中纳秒脉冲激励下放电特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高速环境中纳秒脉冲激励下放电特征第33-34页
    2.7 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大气压下等离子体放电均匀性研究第35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5页
    3.2 放电均匀性概念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时间均值均匀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瞬时均匀性第37-38页
    3.3 大气压放电记忆效应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丝状放电击穿机理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丝状放电击穿位置记忆效应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记忆效应影响因素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激发态粒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亚稳态粒子第40-41页
    3.4 流动环境中放电均匀性研究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气流对记忆效应的破坏作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流动环境中均匀性放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记忆效应对放电边界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 流动环境中高频正弦激励下体放电特性研究第45-5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实验装置第45-46页
    4.3 放电模式的转变第46页
    4.4 不同放电模式下特性研究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放电模式下电流特性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放电模式下光信号特性第48-49页
    4.5 高电压下放电特性研究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高电压下放电特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高电压下伏安特性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高电压下光信号特性第51-5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 流动环境中纳秒脉冲激励下体放电特性研究第53-74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5.2 纳秒放电基本特性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电流电压特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击穿时延第54-55页
    5.3 不同流速下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0 气流对伏安特性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气流对一次放电电流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气流对二次放电电流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5.4 在不同频率下流动对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频率对一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频率对二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59-62页
    5.5 不同电压下气流对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多脉冲放电形式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气流对纳秒脉冲激励下多脉冲放电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气流对正向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3.1 气流对正向一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3.2 气流对正向二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气流对反向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4.1 气流对反向一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4.2 气流对反向二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5.6 频率对多脉冲放电特性的影响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频率对多脉冲正向一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频率对多脉冲正向二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频率对多脉冲反向一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频率对多脉冲反向二次放电电流峰值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结论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80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纳秒和飞秒激光激发的金属元素LIBS信号的对比研究
下一篇:量子质量基准精密运动定位装置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