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3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2 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5-17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滞洪区土体工程特性 | 第19-28页 |
2.1 概述 | 第19页 |
2.2 依托工程概况 | 第19-23页 |
2.2.1 工程简介 | 第19-20页 |
2.2.2 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| 第20-21页 |
2.2.3 不良地质条件及处理方案 | 第21-23页 |
2.3 新旧路基下地基土工程特性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3.1 物理性质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3.2 压缩变形特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3.3 强度特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4 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有限元分析 | 第28-60页 |
3.1 概述 | 第28页 |
3.2 有限单元法 | 第28-30页 |
3.3 拓宽路基三维建模 | 第30-41页 |
3.3.1 二维与三维模型在拓宽路基中的使用条件的讨论 | 第30-32页 |
3.3.2 三维建模过程 | 第32-41页 |
3.4 滞洪区内不同处治方案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1-49页 |
3.4.1 计算云图分析 | 第42-44页 |
3.4.2 计算曲线分析 | 第44-46页 |
3.4.3 处治宽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分析 | 第46-49页 |
3.4.4 处治方案评价 | 第49页 |
3.5 复合地基参数改变对差异沉降影响分析 | 第49-58页 |
3.5.1 不同桩长对沉降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5.2 不同桩径对沉降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5.3 不同桩间距对沉降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5.4 桩体强度对沉降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5-56页 |
3.5.5 褥垫层模量对沉降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56-58页 |
3.6 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现场观测及沉降预测 | 第60-70页 |
4.1 概述 | 第60页 |
4.2 现场观测方案 | 第60-63页 |
4.2.1 现场观测的目的 | 第60-61页 |
4.2.2 选用的观测仪器 | 第61-62页 |
4.2.3 观测的实施 | 第62-63页 |
4.3 观测结果 | 第63-65页 |
4.4 沉降预测 | 第65-69页 |
4.4.1 沉降预测方法 | 第65-66页 |
4.4.2 沉降曲线拟合 | 第66-67页 |
4.4.3 沉降预测结果 | 第67-69页 |
4.5 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与建议 | 第70-73页 |
主要结论 | 第70-71页 |
建议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