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稀土复合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页
    1.2 TiO_2的结构及光催化机理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TiO_2的结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TiO_2的光催化机理第11-12页
    1.3 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催化剂形态结构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验条件的影响第13-15页
    1.4 TiO_2的制备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溶胶-凝胶法(Sol-gel methods)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水热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沉淀法第16页
    1.5 TiO_2的改性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复合半导体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染料光敏化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贵金属沉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金属元素掺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非金属元素掺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6 多元共掺杂第18页
    1.6 纳米TiO_2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在抗菌方面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意义第20-21页
第2章 实验部分第21-28页
    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实验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与流程第22页
    2.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2-23页
    2.4 亚甲基蓝分析检测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亚甲基蓝溶液的配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样品采集和亚甲基蓝浓度测定第25页
    2.5 催化剂的表征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样品的UV-Vis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(FT-IR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热重分析(TGA)第26-28页
第3章 Nd/Y-TiO_2催化剂制备条件优化及表征第28-39页
    3.1 Nd/Y-TiO_2催化剂制备条件单因素实验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稀土配比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锻烧温度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稀土负载量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锻烧时间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响应面法优化Nd/Y-TiO_2催化剂制备条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因素实验分析结果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响应面分析及试验结果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模型的建立及其显著性检验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制备工艺的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第33-34页
    3.3 Nd/Y-TiO_2催化剂的表征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TG-DTG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XRD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SEM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UV-Vis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4章 Sm/Nd-TiO_2催化剂制备条件优化及表征第39-48页
    4.1 Sm/Nd-TiO_2光催化剂制备条件单因素实验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Sm、Nd配比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煅烧温度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稀土负载量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煅烧时间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4.2 Sm/Nd-TiO_2光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正交试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验证实验第43页
    4.3 Sm/Nd-TiO_2催化剂的表征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EM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FT-IR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XRD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UV-Vis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5章 Sm/Nd-TiO_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反应条件优化第48-53页
    5.1 反应条件对Sm/Nd-T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光照强度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催化剂用量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溶液初始pH值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溶液初始浓度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反应时间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5.2 验证实验第51-5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6章 Nd/Y-TiO_2光催化降解苯酚废水的研究第53-63页
    6.1 实验部分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主要实验试剂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4页
    6.2 实验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6.3 苯酚分析测定方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苯酚溶液的配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苯酚降解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第56页
    6.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催化剂用量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溶液初始pH值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光照时间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溶液初始浓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6.5 验证实验第59页
    6.6 Nd/Y-TiO_2的宏观动力学第59-61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新型芳香多羧酸Cu-MOFs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
下一篇: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级及未来发展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