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.文献综述 | 第10-18页 |
1.1 水口简介 | 第10-12页 |
1.1.1 水口系统结构及作用 | 第10-11页 |
1.1.2 浸入式水口 | 第11-12页 |
1.2 高铝钢的水口结瘤 | 第12-16页 |
1.2.1 水口结瘤危害 | 第12页 |
1.2.2 高铝钢水口结瘤来源 | 第12-14页 |
1.2.3 高铝钢水口结瘤预防措施 | 第14-16页 |
1.3 高铝钢LF精炼渣系 | 第16页 |
1.4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2.高铝钢水口结瘤成因分析 | 第18-34页 |
2.1 浸入式水口组成及结构 | 第18-20页 |
2.2 采用钙处理后水口结瘤物分析 | 第20-25页 |
2.3 未采用钙处理水口结瘤物分析 | 第25-29页 |
2.4 钢中夹杂物电解分析 | 第29-33页 |
2.4.1 非水溶液电解 | 第29-30页 |
2.4.2 电解夹杂物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3.38CrMoAl钢夹杂物热力学计算 | 第34-46页 |
3.1 38CrMoAl钢主要结瘤物热力学计算 | 第34-42页 |
3.1.1 钢中主要元素活度系数计算 | 第34-35页 |
3.1.2 铝脱氧热力学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1.3 钢液中SiO_2生成热力学 | 第36-38页 |
3.1.4 钛氧化物热力学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1.5 AlN生成热力学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1.6 TiN生成的热力学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2 高铝钢与耐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4.高铝钢精炼渣优化研究 | 第46-61页 |
4.1 精炼渣系设计 | 第46-48页 |
4.2 精炼渣低熔点区域计算 | 第48-50页 |
4.3 精炼渣脱硫能力研究 | 第50-54页 |
4.3.1 精炼渣脱硫性能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2 精炼渣光学碱度计算 | 第51-53页 |
4.3.3 精炼渣硫容量计算 | 第53-54页 |
4.4 精炼渣低熔点区域测量 | 第54-56页 |
4.4.1 实验设备 | 第54页 |
4.4.2 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5 精炼渣对高铝钢中夹杂物影响研究 | 第56-60页 |
4.5.1 实验材料及步骤 | 第56-57页 |
4.5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7-6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5.浸入式水口动力学模拟 | 第61-76页 |
5.1 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61-64页 |
5.1.1 基本假设 | 第61页 |
5.1.2 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 | 第61-62页 |
5.1.3 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 | 第62-63页 |
5.1.4 计算收敛标准及网格划分 | 第63-64页 |
5.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64-75页 |
5.2.1 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内钢液流速和流场的影响 | 第64-68页 |
5.2.2 水口侧孔结瘤对结晶器内钢液流速和流场的影响 | 第68-72页 |
5.2.3 水口中部结瘤对结晶器内钢液流速和流场的影响 | 第72-75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6.结论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