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丁斯关怀德育思想对医学生德育的启示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9页 |
(一) 选题缘由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 选题缘由 | 第10-11页 |
2.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二) 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 关怀德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2. 医学生关怀德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 文献研究法 | 第17页 |
2. 访谈法 | 第17页 |
(四)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17-19页 |
1. 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2.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一 诺丁斯关怀德育思想述评 | 第19-35页 |
(一) 关怀伦理:对传统公正伦理的挑战 | 第19-21页 |
(二) 诺丁斯“关怀”之意蕴解读 | 第21-24页 |
1. “关怀”的含义 | 第21-22页 |
2. “关怀”与诸词之对比 | 第22-24页 |
(三) 诺丁斯的关怀德育模式 | 第24-30页 |
1. 诺丁斯关怀德育的目的 | 第25页 |
2. 诺丁斯关怀德育的内容 | 第25-27页 |
3. 诺丁斯关怀德育的原则 | 第27-28页 |
4. 诺丁斯关怀德育的方法 | 第28-30页 |
5. 诺丁斯关怀德育的评估标准 | 第30页 |
(四)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评析 | 第30-35页 |
1.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特点 | 第31-33页 |
2. 对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若干质疑 | 第33-34页 |
3.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意义 | 第34-35页 |
二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审视下的医学生德育 | 第35-50页 |
(一) 关怀素养对医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| 第35-38页 |
1. 关怀素养有助于医学生建构和谐人际关系 | 第36页 |
2. 关怀素养有助于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| 第36-37页 |
3. 关怀素养有助于医学生道德责任意识提升 | 第37-38页 |
(二) 当前医学生关怀素养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1. 医学生对课程缺乏关心 | 第39-40页 |
2. 医学生对师长、同伴缺乏关心 | 第40-41页 |
3. 医学生对校园环境缺乏关心 | 第41-42页 |
4. 医学生对医师职业性质和医学发展方向缺乏关心 | 第42-43页 |
(三) 当前我国高校医学生德育困境 | 第43-50页 |
1. 德育目标上对情感教育的忽视 | 第43-44页 |
2. 德育方法上的单一化、形式化 | 第44-45页 |
3. 德育关系上的疏离 | 第45-46页 |
4. 德育环境上的冲突 | 第46-48页 |
5. 德育评估上的片面化、功利化 | 第48-50页 |
三 医学生德育中的关怀教育策略 | 第50-62页 |
(一) 明晰医学生关怀德育内容 | 第50-52页 |
1. 医学生关怀德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的统一 | 第50-51页 |
2. 医学生关怀德育与理性德育的统一 | 第51页 |
3. 医学生关怀德育与理想德育的统一 | 第51-52页 |
(二) 多元医学生关怀德育方法的合理运用 | 第52-57页 |
1. 榜样 | 第52-54页 |
2. 对话 | 第54-55页 |
3. 实践 | 第55-56页 |
4. 认可 | 第56-57页 |
(三) 构建关怀型医学生德育关系 | 第57-58页 |
(四) 营造关怀型医学生德育环境 | 第58-62页 |
1. 关怀型医学生德育课堂环境的营造 | 第59-60页 |
2. 关怀型医学生德育校园环境的营造 | 第60页 |
3. 关怀型医学生德育临床实习环境的营造 | 第60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附录 | 第68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