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9-11页 |
1.2.1 关键概念界定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2.3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0-11页 |
1.3 创新和不足之处 | 第11页 |
1.3.1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1页 |
1.3.2 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11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4.1 关于土地供应行为和制度的文献 | 第11-12页 |
1.4.2 关于土地供应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文献 | 第12-14页 |
2 地方政府土地供应概述 | 第14-28页 |
2.1 土地供应的相关理论 | 第14-18页 |
2.1.1 城市土地供应内涵 | 第14-15页 |
2.1.2 城市土地供应方式 | 第15-17页 |
2.1.3 政府干预土地市场的理论依据 | 第17-18页 |
2.2 建国后城市土地供应的政策沿革 | 第18-21页 |
2.2.1 土地国有化阶段(1949年至1986年) | 第18页 |
2.2.2 市场初步形成阶段(1987年至1992年) | 第18-19页 |
2.2.3 市场调整和发展阶段(1993年至2001年) | 第19-20页 |
2.2.4 市场监管和调控阶段(2002年至今) | 第20-21页 |
2.3 我国城市土地供应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2.3.1 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 | 第21页 |
2.3.2 土地产权的各项权能不清 | 第21-22页 |
2.3.3 土地储备制度存在不足 | 第22页 |
2.4 境外土地供应制度借鉴和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4.1 香港土地供应制度 | 第22-24页 |
2.4.2 美国土地供应制度 | 第24-25页 |
2.4.3 日本土地供应制度 | 第25-28页 |
3 土地供应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基础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 | 第28-30页 |
3.1.1 城市发展内涵 | 第28-29页 |
3.1.2 城市经营理论 | 第29-30页 |
3.2 土地供应行为分析——基于财政分权角度 | 第30-32页 |
3.2.1 增加土地相关税收 | 第30-31页 |
3.2.2 扩大土地出让收入 | 第31-32页 |
3.2.3 追求地方经济政绩 | 第32页 |
3.3 土地供应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| 第32-38页 |
3.3.1 土地资源与城市发展 | 第32-34页 |
3.3.2 土地供应规模与城市发展 | 第34-35页 |
3.3.3 土地供应结构与城市发展 | 第35-38页 |
4 土地供应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8-48页 |
4.1 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| 第38-40页 |
4.2 土地运行效率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3 土地供应结构合理性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4 土地供应策略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5 土地出让支出分析 | 第45-48页 |
5 政策建议 | 第48-52页 |
5.1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 | 第48-49页 |
5.1.1 控制土地供应规模 | 第48页 |
5.1.2 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| 第48-49页 |
5.2 优化中央与地方在城市土地管理中的关系 | 第49-50页 |
5.2.1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| 第49-50页 |
5.2.2 改进政府治理结构和绩效评估机制 | 第50页 |
5.3 明晰土地权利和健全土地产权体系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