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2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4-26页 |
2.1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| 第14-18页 |
2.1.1 企业价值评估概念 | 第14页 |
2.1.2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| 第14-16页 |
2.1.3 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缺陷 | 第16-18页 |
2.2 实物期权概述 | 第18-21页 |
2.2.1 实物期权定义 | 第18-19页 |
2.2.2 实物期权类型 | 第19页 |
2.2.3 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1页 |
(1)标的资产当前的价值 | 第19-20页 |
(2)期权到期时间 | 第20页 |
(3)期权执行价格 | 第20页 |
(4)无风险利率 | 第20页 |
(5)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 | 第20-21页 |
2.3 实物期权价值评估模型 | 第21-26页 |
2.3.1 Black-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3.2 二叉树模型 | 第23-26页 |
第3章 实物期权在东江环保收购新冠亿碳案中的引入 | 第26-29页 |
3.1 案例背景概述 | 第26-28页 |
3.1.1 案例背景介绍 | 第26页 |
3.1.2 东江环保概况 | 第26-27页 |
3.1.3 新冠亿碳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2 并购案引入实物期权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应用实物期权对新冠亿碳价值评估测算 | 第29-35页 |
4.1 新冠亿碳自身资产价值 | 第29-30页 |
4.2 并购中东江环保拥有的期权价值 | 第30-33页 |
4.3 并购完成后东江环保拥有的期权价值 | 第33-34页 |
4.4 评估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应用困难及建议 | 第35-40页 |
5.1 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应用困难 | 第35-37页 |
5.1.1 过渡依赖财务报表 | 第35页 |
5.1.2 模型应用比较复杂 | 第35-36页 |
5.1.3 实物期权法应用范围有局限性 | 第36页 |
5.1.4 资产评估机构未发挥相应作用 | 第36-37页 |
5.1.5 政府过渡干预的影响 | 第37页 |
5.2 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应用建议 | 第37-40页 |
5.2.1 重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推广 | 第37-38页 |
5.2.2 实物期权定价法搭配传统评估方法使用 | 第38页 |
5.2.3 加强财务调查和监督力度 | 第38-39页 |
5.2.4 转变政府职能 | 第39页 |
5.2.5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| 第39-4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6.1 本文的结论 | 第40页 |
6.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