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斜拉桥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| 第17-18页 |
1.3.1 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1.3.2 解决的手段 | 第18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 采用的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2 BIM技术的简介 | 第21-31页 |
2.1 BIM相关软件 | 第21-23页 |
2.2 BIM技术特点 | 第23-29页 |
2.2.1 可视化(Visualization) | 第24-25页 |
2.2.2 协同性(Coordination) | 第25-26页 |
2.2.3 模拟性(Simulation) | 第26-27页 |
2.2.4 参数化(Parameterization) | 第27-28页 |
2.2.5 优化性和可出图性(Optimization and output graph) | 第28-29页 |
2.3 BIM技术在斜拉桥中应用优势 | 第29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姚东大桥主桥BIM模型建立 | 第31-54页 |
3.1 工程概况 | 第31-32页 |
3.2 姚东大桥斜拉桥主桥混凝土模型的建立 | 第32-50页 |
3.2.1 Bentley的参数化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2.2 参数化模型的建模流程 | 第33-45页 |
3.2.3 创建及导入参数化图库 | 第45-48页 |
3.2.4 姚东大桥辅助设施的模型建立过程 | 第48-49页 |
3.2.5 全桥混凝土模型的拼装 | 第49-50页 |
3.3 姚东大桥斜拉桥主桥钢筋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3页 |
3.3.1 建立各构件钢筋模型 | 第50-53页 |
3.3.2 主桥钢筋模型的拼装 | 第5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4 BIM技术在姚东大桥斜拉桥主桥施工中的应用 | 第54-74页 |
4.1 基于BIM的碰撞检查 | 第54页 |
4.2 BIM技术在姚东大桥斜拉桥主桥碰撞检查中的应用 | 第54-58页 |
4.2.1 主梁钢筋的碰撞检查 | 第54-56页 |
4.2.2 桩基础的碰撞检查 | 第56页 |
4.2.3 塔梁接合处的碰撞检查 | 第56-57页 |
4.2.4 斜拉索与塔梁钢筋的碰撞检查 | 第57-58页 |
4.3 BIM技术在姚东大桥工程量统计中的应用 | 第58-59页 |
4.4 BIM技术在姚东大桥索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| 第59-61页 |
4.5 BIM技术在施工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| 第61-68页 |
4.6 姚东大桥渲染过程 | 第68-72页 |
4.7 基于BIM的斜拉桥3D打印技术 | 第72-74页 |
5 基于BIM模型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| 第74-86页 |
5.1 BIM模型向有限元模型的转化 | 第74-77页 |
5.1.1 基本思路 | 第74页 |
5.1.2 PowerCivil导出截面 | 第74-76页 |
5.1.3 基于BIM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| 第76-77页 |
5.2 基于影响矩阵法的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确定 | 第77-83页 |
5.2.1 影响矩阵法的原理 | 第77-81页 |
5.2.2 目标弯矩及恒载弯矩的确定 | 第81-82页 |
5.2.3 求取影响矩阵 | 第82页 |
5.2.4 成桥索力的确定 | 第82-83页 |
5.3 基于BIM的Ansys有限元分析 | 第83-8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6.1 结论 | 第86页 |
6.2 展望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