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点摘要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引言 | 第17-29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7-18页 |
二、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| 第18-26页 |
三、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五、研究意义 | 第27-29页 |
第一章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29-70页 |
第一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 | 第29-43页 |
一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的概念与沿革 | 第29-37页 |
二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的综合属性 | 第37-39页 |
三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关系 | 第39-43页 |
第二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在损害补偿体系中的地位 | 第43-48页 |
一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关系 | 第43-44页 |
二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与非保险损害补偿模式的比较 | 第44-45页 |
三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与其他保险形态的关系 | 第45-48页 |
第三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功能 | 第48-55页 |
一、社会功能 | 第49-52页 |
二、经济功能 | 第52-55页 |
第四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与利益平衡 | 第55-69页 |
一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自由价值 | 第56-58页 |
二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平等价值 | 第58-59页 |
三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正义价值 | 第59-63页 |
四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秩序价值 | 第63-67页 |
五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效率价值 | 第67-6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二章 我国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现状与总体完善设想 | 第70-88页 |
第一节 我国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现状 | 第70-75页 |
一、航运物流法律规范的分散与不足 | 第70-71页 |
二、责任保险法律规范的分散与不足 | 第71-74页 |
三、《保险法》与《海商法》有关责任保险规定的不协调 | 第74-75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航运物流责任保险立法体系的整体思路 | 第75-79页 |
一、分散式立法的内部改良与共融 | 第76-77页 |
二、未来单行物流法的结构设想 | 第77-79页 |
第三节 完善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| 第79-87页 |
一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有关主体地位的法律规范 | 第80-81页 |
二、保险责任范围与认定的法律规范 | 第81-82页 |
三、第三方对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人直接请求权的法律规范 | 第82-83页 |
四、强制保险模式适用的法律规范 | 第83页 |
五、配套规范 | 第83-8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三章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有关主体地位问题与完善 | 第88-107页 |
第一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中互助保险组织的地位 | 第88-97页 |
一、互助保险组织保险人地位对航运物流责任保险的功用 | 第88-91页 |
二、我国互助保险组织地位界定的制约因素 | 第91-94页 |
三、英国法与我国法有关互助保险组织法律地位界定的比较与借鉴 | 第94-96页 |
四、我国互助保险组织的适格保险人地位界定思路 | 第96-97页 |
第二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的法律地位 | 第97-103页 |
一、被保险人法律地位的异质性分析 | 第98-100页 |
二、我国被保险人法律地位界定的制约因素 | 第100-102页 |
三、被保险人法律地位的界定思路 | 第102-103页 |
第三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中受害第三方的法律地位 | 第103-105页 |
一、受害第三方法律地位识别的制约因素 | 第104页 |
二、受害第三方法律地位辨识标准与范围的界定思路 | 第104-10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05-107页 |
第四章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问题与完善 | 第107-132页 |
第一节 航运物流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厘定 | 第107-119页 |
一、违约责任可否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二、行政责任可否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三、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可否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四、惩罚性赔偿可否纳入保险责任范围的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五、航运物流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澄清与建议 | 第113-115页 |
六、国内航运物流责任保险合同中保险责任范围不足与改进 | 第115-119页 |
第二节 航运物流责任风险对保险责任认定的影响与应对 | 第119-130页 |
一、航运物流责任风险环节多元性的影响 | 第119-121页 |
二、航运物流责任风险内容特殊性的影响 | 第121-122页 |
三、被保险人责任评价规范复杂性的影响 | 第122-126页 |
四、应对思路 | 第126-13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30-132页 |
第五章 第三方对航运物流责任保险人直接请求权问题与完善 | 第132-147页 |
第一节 第三方直接请求权的行使条件界定 | 第132-141页 |
一、英国法对直接请求权行使条件的严格限定 | 第132-135页 |
二、其他域外法对直接请求权行使条件的宽松态度 | 第135-136页 |
三、我国有关直接请求权行使条件的立法现状与不足 | 第136-140页 |
四、完善思路 | 第140-141页 |
第二节 第三方直接请求权与“先付条款”的冲突与解决 | 第141-145页 |
一、英国法中“先付条款”的优先地位与理由 | 第141-143页 |
二、美国保险法否定“先付条款”的立场与依据 | 第143-144页 |
三、我国“先付条款”优先的依据与确立思路 | 第144-1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45-147页 |
第六章 强制责任保险对航运物流的适用问题与完善 | 第147-159页 |
第一节 强制责任保险对航运物流的功用与必要性 | 第147-149页 |
一、纠正自愿责任保险市场整体风险的失衡 | 第147-148页 |
二、纠正被保险人“外部性”对第三方利益的制约 | 第148-149页 |
三、保障航运物流安全秩序与公共利益 | 第149页 |
第二节 域外法有关航运物流强制责任保险的立场 | 第149-152页 |
一、国外强制责任保险的适用情形 | 第149-150页 |
二、美德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对航运物流的适用 | 第150-152页 |
第三节 我国航运物流强制责任保险的完善思路 | 第152-158页 |
一、强制责任保险对航运物流适用的限定原则 | 第152-153页 |
二、强制责任保险对航运物流的适用条件 | 第153-154页 |
三、航运物流环境强制责任保险的确立 | 第154-15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8-159页 |
结论 | 第159-1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1-1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177-178页 |
致谢 | 第178-1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