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

客体动作状态对动作抑制环路的影响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10-12页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-24页
    1.1 客体可供性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可供性相关研究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可供性的易化研究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朝向效应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尺寸效应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神经生理学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可供性的抑制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反应任务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时间进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通道间的冲突第20页
    1.3 影响可供性效应的因素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客体动作状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其他影响因素第21-24页
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24-28页
    2.1 问题提出第24-26页
    2.2 研究假设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研究意义第27-28页
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28-44页
    3.1 实验一:客体动作激活状态在动作抑制效应中的作用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目的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1 被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3 实验程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结果与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讨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小结第33页
    3.2 实验二:客体动作激活状态对动作抑制效应的影响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目的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被试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实验程序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结果与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讨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小结第39页
    3.3 实验三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目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被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实验程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果与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讨论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小结第43-44页
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44-48页
    4.1 综合讨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动作环路抑制效应受客体动作状态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客体动作状态如何影响动作环路抑制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神经生理学解释第45-46页
    4.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6-47页
    4.3 结论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4页
致谢第54-5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大学直指》与跨宗教经典注释
下一篇:魏庄渠理学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