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和血浆的蛋白组学分析及STVNa对脑缺血损伤的调节作用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缺血性脑卒中现状概述 | 第11-17页 |
1.1.1 国内外脑卒中患病形势 | 第11-12页 |
1.1.2 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机制 | 第12-17页 |
1.2 蛋白组学在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7-20页 |
1.3 研究背景、意义和内容 | 第20-23页 |
1.3.1 研究背景 | 第20-21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1.3.3 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建立 | 第23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23-24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4-25页 |
2.2.2 溶液配制 | 第25-27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0页 |
2.3.1 多普勒血流检测 | 第29-30页 |
2.3.2 行为学评分 | 第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血浆蛋白组学分析 | 第31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7页 |
3.2.1 实验仪器、试剂及耗材 | 第31-33页 |
3.2.2 溶液配制 | 第33-34页 |
3.2.3 实验方法 | 第34-37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3页 |
3.3.1 血浆蛋白分级结果 | 第37-40页 |
3.3.2 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 | 第40-41页 |
3.3.3 血浆中脑组织特异性蛋白的筛选 | 第41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脑组织蛋白组学分析 | 第45-62页 |
4.1 引言 | 第45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4.2.1 实验仪器、试剂及耗材 | 第45-46页 |
4.2.2 溶液配制 | 第46页 |
4.2.3 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61页 |
4.3.1 胞浆蛋白分级结果 | 第47-49页 |
4.3.2 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 | 第49-50页 |
4.3.3 亚细胞定位 | 第50-53页 |
4.3.4 通路分析 | 第53-58页 |
4.3.5 脑缺血相关蛋白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| 第58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STVNa对脑缺血损伤影响的蛋白组学分析 | 第62-70页 |
5.1 引言 | 第62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2-63页 |
5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62-63页 |
5.2.2 溶液配制 | 第63页 |
5.2.3 实验方法 | 第63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3-69页 |
5.3.1 胞浆蛋白分级结果 | 第63-65页 |
5.3.2 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 | 第65-66页 |
5.3.3 STVNa对脑缺血损伤影响的通路分析 | 第66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结论 | 第70页 |
创新之处 | 第70页 |
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附件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