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声通信软件无线电OMAP平台的硬件设计与实现
致谢 | 第5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7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7-21页 |
1.1.1 水声通信 | 第17-21页 |
1.1.2 软件无线电技术 | 第2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3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| 第23-25页 |
2 水声通信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 | 第25-43页 |
2.1 水声通信系统的工作模式 | 第25-27页 |
2.2 核心处理器OMAPL138 | 第27-30页 |
2.3 电源管理模块 | 第30-31页 |
2.3.1 模拟电路供电管理 | 第30-31页 |
2.3.2 数字电路供电管理 | 第31页 |
2.4 D/A和A/D模块 | 第31-34页 |
2.4.1 D/A模块 | 第32-33页 |
2.4.2 A/D模块 | 第33-34页 |
2.5 功率放大和前置放大模块 | 第34-37页 |
2.5.1 功率放大模块 | 第34-35页 |
2.5.2 前置放大模块 | 第35-37页 |
2.6 水声换能器和收发切换模块 | 第37-39页 |
2.7 值班电路模块 | 第39-40页 |
2.8 外部器件和机械结构 | 第40-42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3 系统软件无线电设计的QPSK仿真实现 | 第43-59页 |
3.1 水声通信系统的软件无线电设计 | 第43-46页 |
3.2 单载波QPSK通信技术设计 | 第46-48页 |
3.2.1 通信参数设置 | 第47-48页 |
3.2.2 帧结构设计 | 第48页 |
3.3 单载波QPSK通信的算法实现及仿真 | 第48-57页 |
3.3.1 内插与抽取 | 第48-49页 |
3.3.2 同步与检测 | 第49-51页 |
3.3.3 上混频与下混频 | 第51-52页 |
3.3.4 调制波形生成 | 第52-54页 |
3.3.5 信道均衡 | 第54-5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4 水声通信系统的驱动软件开发 | 第59-71页 |
4.1 水声通信系统的收发程序流程 | 第59-62页 |
4.1.1 发送端程序流程 | 第60-61页 |
4.1.2 接收端程序流程 | 第61-62页 |
4.2 水声通信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 | 第62-70页 |
4.2.1 基于帧的数据处理 | 第62-65页 |
4.2.2 D/A模块的数据转换 | 第65-7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5 系统调试与实验测试 | 第71-83页 |
5.1 OMAP平台的开发环境与仿真调试 | 第71-73页 |
5.1.1 开发环境 | 第71页 |
5.1.2 仿真调试与程序固化 | 第71-73页 |
5.2 水声通信系统硬件平台实验测试 | 第73-80页 |
5.2.1 A/D模块数据采集测试 | 第73-75页 |
5.2.2 水声换能器性能测试 | 第75-77页 |
5.2.3 整机基础波形收发测试 | 第77-8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0-83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83-87页 |
6.1 总结 | 第83-84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84页 |
6.3 展望 | 第84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