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峡谷中的卫星定位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8页 |
| 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行文框架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卫星导航定位的原理和结构 | 第18-37页 |
| 2.1 利用到达时间测量值定位的原理 | 第18-20页 |
| 2.2 GPS导航系统 | 第20-24页 |
| 2.2.1 信号的调制 | 第21页 |
| 2.2.2 GPS信号频段 | 第21-22页 |
| 2.2.3 GPS导航电文的格式 | 第22-24页 |
| 2.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| 第24-25页 |
| 2.3.1 北斗的空间布置 | 第24-25页 |
| 2.3.2 北斗的电文格式 | 第25页 |
| 2.4 影响GNSS定位精度的误差源 | 第25-31页 |
| 2.4.1 星历误差 | 第26-27页 |
| 2.4.2 电离层延时 | 第27-30页 |
| 2.4.3 对流层延时 | 第30-31页 |
| 2.5 定位算法 | 第31-36页 |
| 2.5.1 最小二乘法 | 第31-33页 |
| 2.5.2 卡尔曼滤波算法 | 第33-36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章 城市峡谷的定位方案选择 | 第37-48页 |
| 3.1 定位方案选择 | 第37-43页 |
| 3.1.1 差分定位方案 | 第37-42页 |
| 3.1.2 摄像头定位方案 | 第42页 |
| 3.1.3 挑星算法定位方案 | 第42-43页 |
| 3.2 挑星定位方案原理与设计 | 第43-47页 |
| 3.2.1 基于挑星后的伪距定位原理 | 第44-45页 |
| 3.2.2 定位接收机总体工作结构设计 | 第45-47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四章 城市峡谷的定位算法 | 第48-60页 |
| 4.1 多径效应 | 第48-49页 |
| 4.2 城市峡谷环境建模 | 第49-52页 |
| 4.3 甄别有遮挡和无遮挡的挑星算法 | 第52-55页 |
| 4.4 精度因子 | 第55-58页 |
| 4.5 卫星的几何分布 | 第58-59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五章 城市峡谷中的卫星定位及实验数据分析 | 第60-72页 |
| 5.1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挑星定位算法 | 第60-61页 |
| 5.2 实验平台及软件 | 第61-65页 |
| 5.2.1 实验器件 | 第61-65页 |
| 5.2.2 测试软件 | 第65页 |
| 5.3 定位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65-71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|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8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