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隧道通风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隧道通风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隧道通风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隧道照明节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1 隧道照明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.2 隧道照明节能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主要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1.5 论文组织结构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1.5.1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6-17页 |
1.5.2 论文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隧道污染物分布和通风 | 第18-28页 |
2.1 隧道污染物组成 | 第18页 |
2.2 隧道污染物行车安全标准 | 第18-20页 |
2.2.1 CO安全浓度 | 第18-19页 |
2.2.2 隧道中烟雾安全浓度 | 第19-20页 |
2.3 自然通风隧道作用原理 | 第20-23页 |
2.3.1 隧道空气流动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3.2 隧道自然风空气流动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4 公路隧道污染排放计算 | 第23-26页 |
2.4.1 CO排放计算 | 第23-25页 |
2.4.2 烟雾排放计算 | 第25-26页 |
2.5 隧道污染物需风量计算 | 第26-27页 |
2.5.1 CO需风量计算 | 第26页 |
2.5.2 烟雾需风量计算 | 第26-2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能见度 | 第28-36页 |
3.1 隧道能见度 | 第28-29页 |
3.1.1 能见度定义 | 第28页 |
3.1.2 能见度影响因素 | 第28-29页 |
3.1.3 视亮度对比度 | 第29页 |
3.2 能见度和车速的关系 | 第29-31页 |
3.2.1 驾驶员视觉与车速的关系 | 第29-30页 |
3.2.2 视觉震荡现象 | 第30-31页 |
3.3 能见度与车速和中间段照明关系 | 第31-35页 |
3.3.1 能见度系数与车速的关系 | 第32-33页 |
3.3.2 能见度系数与中间段照明的的关系 | 第33页 |
3.3.3 能见度和车速以及流量和中间段亮度的关系验证 | 第33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隧道照明模型优化 | 第36-49页 |
4.1 隧道照明概述 | 第36-37页 |
4.2 隧道照明标准 | 第37-40页 |
4.3 隧道照明各段规范 | 第40-43页 |
4.3.1 隧道照明区段定义和划分 | 第40页 |
4.3.2 入口段亮度计算 | 第40-42页 |
4.3.3 过渡段亮度照明 | 第42页 |
4.3.4 中间段亮度规范 | 第42页 |
4.3.5 出口段亮度规范 | 第42-43页 |
4.4 隧道各段改进照明 | 第43-48页 |
4.4.1 照明停车视距 | 第43页 |
4.4.2 入口段改进照明 | 第43-44页 |
4.4.3 过渡段改进照明 | 第44-45页 |
4.4.4 过渡段改进照明 | 第45-46页 |
4.4.5 出口段模型建立 | 第46-47页 |
4.4.6 隧道照明曲线模型汇总 | 第47-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隧道照明影响因子和评价因子 | 第49-57页 |
5.1 隧道照明问题现状分析 | 第49-50页 |
5.2 视觉可靠性评价因子 | 第50-53页 |
5.2.1 视觉可靠性 | 第50页 |
5.2.2 路面平均亮度 | 第50-51页 |
5.2.3 路面平均亮度 | 第51-52页 |
5.2.4 炫光性 | 第52页 |
5.2.5 诱导性 | 第52-53页 |
5.3 隧道照明节能影响因素 | 第53-56页 |
5.3.1 隧道交通量和平均车速 | 第53-54页 |
5.3.2 隧道通风与能见度 | 第54-55页 |
5.3.3 隧道内侧壁材料 | 第55-5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银山隧道通风和照明联动研究 | 第57-79页 |
6.1 银山隧道简介 | 第57-58页 |
6.1.1 潮惠高速公路 | 第57-58页 |
6.1.2 银山隧道介绍 | 第58页 |
6.2 银山隧道洞口亮度和天空比设计 | 第58-59页 |
6.3 银山隧道照明方案 | 第59-60页 |
6.4 银山隧道灯具选择 | 第60-62页 |
6.5 银山隧道通风设计 | 第62-66页 |
6.5.1 银山隧道行车安全污染物浓度 | 第62-63页 |
6.5.2 银山隧道需风量计算影响因素 | 第63-66页 |
6.6 不考虑污染物情况下隧道照明亮度计算 | 第66-67页 |
6.7 隧道污染物计算 | 第67-70页 |
6.7.1 银山隧道CO排放量的计算 | 第67-68页 |
6.7.2 银山隧道烟雾排放量的计算 | 第68-70页 |
6.8 考虑隧道污染物情况下隧道照明情况 | 第70-72页 |
6.9 隧道升压力计算 | 第72-78页 |
6.10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7.1 总结 | 第79页 |
7.2 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附件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