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一、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二、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三、研究评述 | 第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、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15-18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三、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道路交通标识和标志标线 | 第18-19页 |
一、道路交通标识 | 第18页 |
二、交通标志标线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道路交通信号和标识系统 | 第19-22页 |
一、交通信号的定义和分类 | 第19-20页 |
二、道路交通标识系统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一、供给理论 | 第22页 |
二、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泉州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4-39页 |
第一节 泉州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管理现状 | 第24-29页 |
一、泉州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的基本情况 | 第24-27页 |
二、泉州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模式 | 第27-28页 |
三、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泉州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问题 | 第29-35页 |
一、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体制混乱 | 第29-31页 |
二、交通标识系统管理设计凌乱 | 第31-34页 |
三、公众参与交通标识程度不高 | 第34页 |
四、交通标识需求与城市道路规划不相适应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泉州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管理问题的原因 | 第35-39页 |
一、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滞后 | 第35-36页 |
二、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不顺 | 第36-37页 |
三、公众参与机制尚未成熟 | 第37页 |
四、文明交通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经验 | 第39-44页 |
第一节 国外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管理经验 | 第39-41页 |
一、美日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经验 | 第39-40页 |
二、西欧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经验 | 第40-41页 |
三、新加坡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管理经验 | 第41页 |
第二节 国内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管理经验 | 第41-44页 |
一、上海出台交通标识统一管理规定 | 第41-42页 |
二、杭州城市道路标识凸显地方特色并走向国际化 | 第42页 |
三、南宁城市交通设施完善与发展智慧交通 | 第42-43页 |
四、汕头深入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标识规划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泉州城市道路交通标识系统优化管理对策 | 第44-50页 |
第一节 大交通部门的统一管理模式 | 第44-45页 |
一、建立大交通部门的统一管理模式 | 第44页 |
二、明确大交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责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交通标识系统管理工作规范 | 第45-46页 |
一、推进地区交通标识系统统一 | 第45页 |
二、制定交通标识系统管理工作规范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公众需求管理导向模式 | 第46-48页 |
一、增加公众参与的渠道 | 第46-47页 |
二、优化公众参与流程 | 第47页 |
三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 | 第47-48页 |
第四节 道路交通标识设计规划 | 第48-50页 |
一、全面推行交通标识设计规划 | 第48页 |
二、交通标识设计的“四个统一” | 第48-5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6页 |
A 泉州市公共道路交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| 第54-55页 |
B 关于泉州市城市道路交通标识问题的问卷调查 | 第55-56页 |
个人简介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