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矿区生态修复法律问题研究--以山西平朔矿区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2页 |
1.4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煤矿区生态修复概述 | 第13-21页 |
2.1 煤矿区生态修复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2.1.1 煤矿区 | 第13-14页 |
2.1.2 生态修复 | 第14-15页 |
2.1.3 煤矿区生态修复 | 第15页 |
2.2 煤矿区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| 第15-17页 |
2.3 煤矿区生态修复方式 | 第17-19页 |
2.4 煤矿区生态修复实施的保障 | 第19-21页 |
2.4.1 政策法规保障 | 第19-20页 |
2.4.2 物质基础保障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煤矿区生态修复法律问题分析 | 第21-33页 |
3.1 煤矿区生态修复法律体系问题 | 第21-24页 |
3.1.1 国家层面的立法 | 第21-22页 |
3.1.2 地方层面的立法 | 第22-24页 |
3.2 煤矿区生态修责任主体问题 | 第24页 |
3.3 煤矿区生态修复标准问题 | 第24-25页 |
3.4 煤矿区生态修复监管问题 | 第25-29页 |
3.4.1 国家部门监管 | 第26-27页 |
3.4.2 社会公众参与 | 第27-29页 |
3.5 煤矿区生态修复物质基础保障问题 | 第29-33页 |
3.5.1 修复资金问题 | 第29-30页 |
3.5.2 修复技术问题 | 第30-31页 |
3.5.3 修复用地问题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煤矿区生态修复法律建议 | 第33-43页 |
4.1 煤矿区生态修复法律体系的完善 | 第33-35页 |
4.1.1 加快煤矿区生态修复立法 | 第33页 |
4.1.2 确定煤矿区生态修复基本原则 | 第33-35页 |
4.2 煤矿区生态修复责任主体的明确 | 第35-36页 |
4.2.1 明确煤矿区生态修复责任主体的确定原则 | 第35页 |
4.2.2 列明具体情形下的煤矿区修复责任主体 | 第35-36页 |
4.3 合理设定煤矿区生态修复标准 | 第36-37页 |
4.4 煤矿区生态修复监管执法的完善 | 第37-40页 |
4.4.1 提高煤矿区生态修复的监管效率和力度 | 第37-38页 |
4.4.2 强化煤矿区生态修复公众参与的保障 | 第38-40页 |
4.5 煤矿区生态修复物质基础保障的强化 | 第40-43页 |
4.5.1 修复资金制度的制定 | 第40-41页 |
4.5.2 修复技术的提升 | 第41页 |
4.5.3 修复用地的规划管理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