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发展趋势 | 第8-11页 |
1.3 国外室内定位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手持终端总体设计 | 第15-21页 |
2.1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| 第16-17页 |
2.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| 第17-2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手持终端的硬件系统详细设计 | 第21-41页 |
3.1 硬件架构设计 | 第21-22页 |
3.2 硬件电路设计 | 第22-40页 |
3.2.1 S3C6410介绍 | 第22-25页 |
3.2.1.1 ARM1176JZF-S结构简洁 | 第22页 |
3.2.1.2 S3C6410架构和特征 | 第22-25页 |
3.2.2 电源管理模块电路设计 | 第25-31页 |
3.2.2.1 S3C6410X核心电源设计 | 第26-28页 |
3.2.2.2 外围模块供电电路设计 | 第28-30页 |
3.2.2.3 mini-USB充电电路设计 | 第30-31页 |
3.2.3 LCD背光驱动电路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2.4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模块电路设计 | 第33-35页 |
3.2.4.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| 第33页 |
3.2.4.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程序设计 | 第33-35页 |
3.2.5 WLAN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2.6 一维条码扫描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6-38页 |
3.2.7 加速度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| 第38-40页 |
3.2.7.1 加速度传感器硬件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2.7.2 加速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| 第39-4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电磁兼容设计 | 第41-57页 |
4.1 电磁兼容和微带天线的原理 | 第41-42页 |
4.2 WSN天线前端阻抗匹配选型和测试 | 第42-45页 |
4.3 PCB板级电磁兼容优化设计 | 第45-52页 |
4.3.1 PCB优化设计 | 第45-47页 |
4.3.2 WLAN和WSN模块通信性能测试 | 第47-52页 |
4.4 WLAN和WSN的天线布局模型仿真 | 第52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WINDOWS CE 6.0下的驱动程序设计 | 第57-69页 |
5.1 WINDOWS CE 6.0操作系统平台的搭建 | 第57-59页 |
5.1.1 Windows CE 6.0的体系架构和功能 | 第57-58页 |
5.1.2 Windows CE 6.0的开发工具 | 第58-59页 |
5.2 WLAN驱动程序优化设计 | 第59-62页 |
5.3 WINDOWS CE 6.0下的背光驱动(BACKLIGHT)程序设计 | 第62-67页 |
5.3.1 背光程序设计目的 | 第62页 |
5.3.2 背光驱动程序模型和加载过程 | 第62-64页 |
5.3.3 背光驱动程序实现 | 第64-67页 |
5.4 电源管理驱动程序设计 | 第67-6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系统定位应用实例 | 第69-73页 |
6.1 WLAN室内定位 | 第70页 |
6.2 WSN模块和加速度传感器辅助定位 | 第70-73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4页 |
7.1 结论 | 第73页 |
7.2 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附录A 手持定位导航终端样机实物图 | 第76-77页 |
附录B 手持定位导航终端PCB板实物图 | 第77-78页 |
附录C 手持定位导航终端PCB板软件图 | 第78-79页 |
附录D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