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社会背景——粗狂式发展建设中城市设计的缺失带来的城市问题 | 第9-10页 |
1.1.2 政策背景——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5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| 第16-17页 |
1.3.3 研究框架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城市空间景观问题 | 第18-26页 |
2.1 相关理论与概念解析 | 第18-22页 |
2.1.1 城市空间景观修补 | 第18-19页 |
2.1.2 城市空间景观要素 | 第19-20页 |
2.1.3 关联耦合 | 第20-22页 |
2.2 我国城市空间景观问题 | 第22-26页 |
2.2.1 空间结构碎片化 | 第22-23页 |
2.2.2 要素次序混乱化 | 第23页 |
2.2.3 空间秩序无序化 | 第23-24页 |
2.2.4 人行空间低效化 | 第24-25页 |
2.2.5 视觉景观低质化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广义关联耦合理论的思想特点 | 第26-48页 |
3.1 轴心 | 第27-30页 |
3.1.1 要素轴心力耦合 | 第27-29页 |
3.1.2 轴心耦合结构类型 | 第29-30页 |
3.2 轴线 | 第30-43页 |
3.2.1 轴基线 | 第31-37页 |
3.2.2 轴力线 | 第37-38页 |
3.2.3 轴视线 | 第38-43页 |
3.3 轴网 | 第43-48页 |
3.3.1 轴网线耦合类型 | 第43-45页 |
3.3.2 轴网线与城市图底关系 | 第45-46页 |
3.3.3 轴网线形态影响因素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广义关联耦合理论的案例演绎分析 | 第48-85页 |
4.1 城市案例轴心耦合分析 | 第48-56页 |
4.1.1 巴黎轴心耦合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1.2 罗马轴心耦合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1.3 华盛顿轴心耦合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1.4 堪培拉与巴西利亚轴心耦合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1.5 案例城市轴心耦合比较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2 城市案例轴线耦合分析 | 第56-68页 |
4.2.1 巴黎轴线耦合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2.2 罗马轴线耦合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2.3 华盛顿轴线耦合分析 | 第60-65页 |
4.2.4 堪培拉与巴西利亚轴线耦合分析 | 第65-67页 |
4.2.5 案例城市轴线耦合比较分析 | 第67-68页 |
4.3 城市案例轴网耦合分析 | 第68-75页 |
4.3.1 巴黎轴网耦合分析 | 第68-69页 |
4.3.2 罗马轴网耦合分析 | 第69-71页 |
4.3.3 华盛顿轴网耦合分析 | 第71-72页 |
4.3.4 堪培拉与巴西利亚轴网耦合分析 | 第72-73页 |
4.3.5 案例城市轴网耦合分析比较 | 第73-75页 |
4.4 我国城市案例的理论演绎分析 | 第75-85页 |
4.4.1 北京金融街中心区耦合分析 | 第75-78页 |
4.4.2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耦合分析 | 第78-81页 |
4.4.3 杭州钱江新城耦合分析 | 第81-85页 |
第五章 基于广义关联耦合理论的城市修补策略与原则 | 第85-102页 |
5.1 基于广义关联耦合理论的城市修补策略 | 第86-99页 |
5.1.1 耦合-轴心 | 第86-91页 |
5.1.2 关联-轴线 | 第91-96页 |
5.1.3 织补-轴网 | 第96-99页 |
5.2 基于广义关联耦合理论的城市修补原则 | 第99-102页 |
5.2.1 渐进式的修补原则 | 第100页 |
5.2.2 整合的修补原则 | 第100页 |
5.2.3 差异化的修补原则 | 第100-102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05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