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胰岛素抵抗理论探寻刺络泻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11-49页 |
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| 第11-22页 |
1 对于发病的认识 | 第11-13页 |
2 中医药治疗 | 第13-18页 |
3 参考文献 | 第18-22页 |
综述二 刺络泻血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8页 |
1 刺络泻血的作用机制 | 第22-25页 |
2 刺络泻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6页 |
3 参考文献 | 第26-28页 |
综述三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| 第28-49页 |
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胰岛素抵抗 | 第28-34页 |
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2型糖尿病(T2D) | 第34-36页 |
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进展 | 第36-39页 |
4 参考文献 | 第39-49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49-71页 |
1 前言 | 第4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2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49-50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2.3 治疗取穴及刺络泻血 | 第51页 |
2.4 指标检测 | 第51-52页 |
2.5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52页 |
3 结果 | 第52-60页 |
3.2 各组大鼠肝指数的结果 | 第54-55页 |
3.3 各组大鼠血清LP、ADP的含量 | 第55-57页 |
3.4 各组大鼠血清FFA、CREP的含量 | 第57-58页 |
3.5 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 | 第58-60页 |
4 讨论 | 第60-71页 |
4.1 指标选择依据 | 第64-65页 |
4.2 游离脂肪酸 | 第65-67页 |
4.3 瘦素 | 第67-68页 |
4.4 脂联素 | 第68-70页 |
4.5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| 第70-71页 |
4.6 穴位选择依据 | 第71页 |
结语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