釜溪河流域高分航空影像处理及数字平台系统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3页 |
1.2.1 倾斜摄影 | 第11-12页 |
1.2.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| 第17-28页 |
2.1 数据采集 | 第17-21页 |
2.1.1 研究区介绍 | 第17-18页 |
2.1.2 采集设备 | 第18-19页 |
2.1.3 航线规划 | 第19-20页 |
2.1.4 采集过程 | 第20-21页 |
2.2 数据处理平台 | 第21-22页 |
2.2.1 Inpho | 第21页 |
2.2.2 Smart3DCapture | 第21页 |
2.2.3 Skyline | 第21-22页 |
2.3 数据处理 | 第22-27页 |
2.3.1 正射影像的生产 | 第22-24页 |
2.3.2 三维重建 | 第24-25页 |
2.3.3 三维模型后处理 | 第25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多源空间数据库构建 | 第28-33页 |
3.1 数据源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1.1 空间数据 | 第28页 |
3.1.2 属性数据 | 第28-29页 |
3.2 空间数据库技术 | 第29页 |
3.3 建库思路 | 第29-31页 |
3.4 数据库的构思与实现 | 第31-32页 |
3.4.1 空间数据库的构思与实现 | 第31-32页 |
3.4.2 属性数据库的构思与实现 | 第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釜溪河流域数字平台系统设计 | 第33-44页 |
4.1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2 系统的设计思路 | 第34-35页 |
4.3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5-41页 |
4.3.1 系统设计原则 | 第35页 |
4.3.2 系统功能设计 | 第35-39页 |
4.3.3 数据库表设计 | 第39-41页 |
4.4 开发接口介绍 | 第41-42页 |
4.4.1 ArcGISEngine | 第41页 |
4.4.2 TerraExplorerAPI | 第41-42页 |
4.4.3 ECharts | 第42页 |
4.5 系统环境 | 第42-43页 |
4.5.1 软件开发环境 | 第42页 |
4.5.2 软件运行环境 | 第42-4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釜溪河流域数字平台系统功能实现 | 第44-69页 |
5.1 桌面端系统功能实现 | 第44-61页 |
5.1.1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| 第44-47页 |
5.1.2 多维数据加载 | 第47-49页 |
5.1.3 三维漫游服务模块 | 第49-53页 |
5.1.4 空间数据管理模块 | 第53-58页 |
5.1.5 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| 第58-61页 |
5.2 WEB端系统功能实现 | 第61-68页 |
5.2.1 用户登录模块 | 第61-63页 |
5.2.2 风景展示模块 | 第63-65页 |
5.2.3 可视化服务模块 | 第65-67页 |
5.2.4 数据下载模块 | 第67-6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结论 | 第69页 |
6.2 展望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