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| 第11-16页 |
一、国外文献述评 | 第11-13页 |
二、国内文献述评 | 第13-16页 |
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社区及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社区的定义、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| 第17-19页 |
一、社区的定义 | 第17页 |
二、社区的构成要素 | 第17-18页 |
三、社区的功能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城市社区的定义及城市社区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的发展 | 第20-23页 |
一、社区管理和社区治理的相关理论 | 第20页 |
二、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的演变历程 | 第20-23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社区主要治理模式 | 第23-31页 |
第一节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| 第23-25页 |
一、美国社区治理模式 | 第23-24页 |
二、日本社区治理模式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当前国内城市代表性社区治理模式 | 第25-29页 |
一、“四位一体”的南京模式 | 第26-28页 |
二、“微治理”的厦门模式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现有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借鉴意义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无锡市滨湖区社区治理现状 | 第31-37页 |
第一节 滨湖区基本情况简介 | 第31页 |
第二节 滨湖区社区治理原有模式分析 | 第31-35页 |
第三节 滨湖区城市社区原治理模式弊端分析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滨湖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| 第37-50页 |
第一节 水秀社区:“零距离工作法”与“助人自助”相结合模式 | 第38-40页 |
第二节 河埒社区:“三社联动”治理模式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太湖国际社区:“开放空间”治理模式 | 第42-45页 |
第四节 美湖社区:智能信息化模式 | 第45-46页 |
第五节 梁溪社区:“三位一体”治理模式 | 第46-48页 |
第六节 北桥社区:多元共治模式 | 第48-50页 |
第六章 完善滨湖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建议 | 第50-55页 |
第一节 以政社互动为路径,推进治理协同化 | 第50-51页 |
第二节 以集约管理为核心,推进政务扁平化 | 第51页 |
第三节 以激发活力为重点,推进自治民主化 | 第51-52页 |
第四节 以三社联动为载体,推进服务社会化 | 第52-53页 |
第五节 以互联共享为目标,推进运行信息化 | 第53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