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其他论文--生活论文

生活污泥热风对流干燥特性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污泥现状概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污泥的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生活污泥的危害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生活污泥组分和水分存在形式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生活污泥处理处置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活污泥处理处置流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污泥处置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热风干燥及常用设备第17-19页
    1.3 污泥干燥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污泥的干燥特性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污泥干燥模型研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污泥干燥现象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 污泥干燥传热传质理论第24-34页
    2.1 污泥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干燥阶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污泥与环境介质间的传热传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污泥中的传热传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影响污泥传热传质的因素第27页
    2.2 污泥干燥过程中的物理变化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污泥干燥过程中物理变化的宏观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生活污泥干燥过程中力学特性的变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污泥干燥过程中组织特性变化第29页
    2.3 质热传递参数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有效扩散系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干燥常数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活化能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水分活度第32-3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生活污泥热风对流干燥实验研究第34-60页
    3.1 热风对流干燥实验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设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材料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薄饼污泥热风对流干燥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球形污泥热风对流干燥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污泥样品形状对干燥特性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第四章 污泥干燥模型分析第60-74页
    4.1 生活污泥热风对流干燥模型分析第60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选择干燥模型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干燥过程预测第68-70页
    4.2 热质传递参数计算及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效扩散系数计算及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活化能计算及分析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干燥常数K值的计算及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72-7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74-7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4页
附录A 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)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永城市城郊矿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研究
下一篇:呼伦湖湿地干旱评价及生态修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