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1.1 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可注射式微型光电子器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4-15页 |
1.3 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5-19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可注射式微型光电子器件在高脉冲工作模式下的传热分析 | 第20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20-21页 |
2.2 热传导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3 单个 Μ-ILED结构在组织中的传热分析 | 第23-35页 |
2.3.1 单个 μ-ILED结构的理论模型 | 第24-31页 |
2.3.2 加载脉冲后单个 μ-ILED传热的理论模型及简化 | 第31-35页 |
2.4 Μ-ILED阵列结构在组织中的传热分析 | 第35-4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高覆盖率超薄基体可伸缩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力学设计 | 第42-74页 |
3.1 引言 | 第42-43页 |
3.2 岛桥结构基体设计思想 | 第43-44页 |
3.3 影响岛桥结构上表面应变的主要因素 | 第44-54页 |
3.3.1 基底杨氏模量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3.2 平台杨氏模量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3.3.3 平台厚度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3.3.4 基底厚度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3.5 电池表面覆盖率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3.4 软硬结合材料纳米薄膜基体的设计思想 | 第54-59页 |
3.5 互联结构的后屈曲分析 | 第59-72页 |
3.5.1 互联结构几何结构优化 | 第59-61页 |
3.5.2 大长径比蛇形结构理论模型建立 | 第61-70页 |
3.5.3 大长径比蛇形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 | 第70-7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4.1 结论 | 第74-75页 |
4.2 今后工作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