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诗论的“去俗”说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“去俗”说的形成 | 第13-20页 |
2.1 前人传统的承继 | 第13-15页 |
2.2 宋诗创作的需要 | 第15-17页 |
2.3 重文轻武的环境 | 第17-19页 |
2.4 儒释道思想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“去俗”说的内涵 | 第20-33页 |
3.1 “俗”的含义 | 第20-22页 |
3.2 “去俗”的内涵 | 第22-33页 |
3.2.1 去“语俗”:摒弃陈言与陋语 | 第22-24页 |
3.2.2 去“韵俗”:反对奇险和率易 | 第24-26页 |
3.2.3 去“意俗”:力求深刻与新颖 | 第26-28页 |
3.2.4 去“格俗”:追求含蓄与雅健 | 第28-30页 |
3.2.5 去“士俗”:融合人品与诗品 | 第30-33页 |
第4章 “去俗”的途径 | 第33-42页 |
4.1 “以故为新,以俗为雅” | 第33-36页 |
4.2 “夺胎换骨,点铁成金” | 第36-39页 |
4.3 “熟读” | 第39-42页 |
第5章 “去俗”说的影响 | 第42-48页 |
5.1 对明清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5.2 对当代文艺创作的借鉴意义 | 第45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