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、框架及研究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创新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存在的不足第12-13页
第二章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第13-37页
    2.1 村镇银行概述第13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村镇银行的概念及特征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2.2 信贷风险管理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贷风险的概念及特征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信贷风险的类型及评价指标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信贷风险的识别与度量第28-31页
    2.3 国外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做法与启示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孟加拉国“乡村”银行(GrameenBank)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美国社区银行(Community Bank)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其他微型金融组织第34页
    2.4 国外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启示第34-37页
第三章 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分析第37-47页
    3.1 LQ村镇银行概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LQ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LQ村镇银行组织结构及职能部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LQ村镇银行管理层及人员结构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LQ村镇银行总体经营情况第38-39页
    3.2 LQ村镇银行信贷业务现状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信贷规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贷款业务品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利率期限限额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贷款业务办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不良贷款率第42页
    3.3 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信用风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流动性风险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法律风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操作风险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市场风险第44页
    3.4 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缺乏内部风险约束机制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信贷管理水平偏低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缺乏风险管理理念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借贷资金混乱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抵押市场信息不对称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配套服务不到位,农业信贷步履维艰第46-47页
第四章 LQ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 4.1 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信贷管理流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信用评级授信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利率定价机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贷款抵押担保机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信贷风险预警及报告第49-50页
    4.2 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贷风险缺乏管理意识,管理文化亟待填补空白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贷流程管理粗糙,管理成效不大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没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信贷人员个人职业素养缺乏,亟待提高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缺乏风险转移手段第52-53页
第五章 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第53-59页
    5.1 LQ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内控防范机制建设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完善信用评价机制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内控机制,建设村镇银行的金融文化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建立利率浮动机制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建立系统科学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规避道德风险,探索贷款抵押担保方式的多元化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充分发挥客户经理职能,弥补信息不对称缺陷第55-56页
    5.2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外部保障机制建设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完善金融环境,夯实信用基础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,增强存款吸收能力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完善基础建设、减少信贷成本,提升服务质量、降低信贷风险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不断创新,探索新的担保方式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净化竞争环境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村镇银行独立自主,健全和完善法制体系第58-59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59-61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结论第59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企业盈余质量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济川药业借壳上市经济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