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汉时期传统纹样在图形界面中的应用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.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9页 |
2.秦汉时期传统纹样与图形界面的理论研究 | 第19-29页 |
2.1 秦汉时期传统纹样 | 第19-20页 |
2.1.1 秦汉时期传统纹样的概念 | 第19页 |
2.1.2 秦汉时期传统纹样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2.2 图形界面的概念与发展 | 第20-29页 |
2.2.1 图形界面的定义 | 第21页 |
2.2.2 图形界面的发展 | 第21-23页 |
2.2.3 图形界面的元素 | 第23-29页 |
3.秦汉时期传统纹样的整体研究 | 第29-45页 |
3.1 秦汉时期传统纹样分类 | 第29-35页 |
3.1.1 文字纹样 | 第29-30页 |
3.1.2 动物纹样 | 第30-33页 |
3.1.3 植物纹样 | 第33-35页 |
3.2 秦汉时期传统纹样的表现形式 | 第35页 |
3.2.1 纹样本身变化的表现形式 | 第35页 |
3.2.2 刻画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 | 第35页 |
3.3 秦汉时期的典型物件研究 | 第35-43页 |
3.3.1 秦汉典型物件——“铜镜”研究 | 第36-38页 |
3.3.2 秦汉典型物件——“鼎”研究 | 第38-39页 |
3.3.3 秦汉典型物件——“铺首”研究 | 第39-41页 |
3.3.4 秦汉典型物件——“玉璧”研究 | 第41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4.传统元素应用的意义及界面的设计原则 | 第45-59页 |
4.1 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 | 第45-49页 |
4.1.1 在现代标志上的应用 | 第46-47页 |
4.1.2 在书籍装帧上的应用 | 第47-48页 |
4.1.3 在游戏上的应用 | 第48-49页 |
4.2 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意义 | 第49-52页 |
4.2.1 丰富了界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| 第50页 |
4.2.2 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| 第50-51页 |
4.2.3 提供了元素的表现形式 | 第51页 |
4.2.4 提高国人审美 | 第51-52页 |
4.3 图形与界面的设计原则 | 第52-53页 |
4.3.1 清晰 | 第52页 |
4.3.2 一致性 | 第52-53页 |
4.3.3 及时反馈 | 第53页 |
4.4 人机交互的注意点 | 第53-57页 |
4.4.1 考虑剩下的10%的用户 | 第53-54页 |
4.4.2 保持隐私和个性的平衡 | 第54-55页 |
4.4.3 避免过分追求用户注意力 | 第55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5.传统纹样在界面中的应用 | 第59-73页 |
5.1 经典案例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1.1 手机应用图标分析 | 第59页 |
5.1.2 游戏应用图标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2 秦汉时期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应用 | 第60-71页 |
5.2.1 应用软件图标设计 | 第61-67页 |
5.2.2 天气插件图标设计 | 第67-69页 |
5.2.3 拨号界面设计 | 第69-70页 |
5.2.4 解锁界面设计 | 第70-7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1-73页 |
6.结论 | 第73-77页 |
6.1 论文的总结 | 第73-74页 |
6.2 展望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附录 | 第81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