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·传染病动力学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病毒感染与病毒动力学模型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病毒感染 | 第12-13页 |
·病毒动力学模型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主要的工作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具有不同免疫应答策略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| 第16-25页 |
·具有抗体免疫反应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全局性态 | 第16-20页 |
·模型及平衡点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平衡点的全局性态 | 第18-20页 |
·小结 | 第20页 |
·具有CTL免疫反应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全局性态 | 第20-25页 |
·模型及平衡点分析 | 第21页 |
·平衡点的全局性态 | 第21-24页 |
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具有不同时滞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| 第25-40页 |
·具有病毒产生和被清除时滞的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| 第25-32页 |
·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数值模拟 | 第29-32页 |
·具有非线性感染率的时滞病毒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| 第32-40页 |
·平衡点及稳定性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数值模拟 | 第36-39页 |
·结论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具有免疫时滞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| 第40-50页 |
·模型的建立与解的有界性 | 第41-42页 |
·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| 第42-43页 |
·正平衡点E?的稳定性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数值模拟 | 第46-50页 |
结束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表 | 第51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