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我国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2.3 我国电力系统调频工作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1.3 储能技术 | 第13-15页 |
1.3.1 储能技术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3.2 储能技术参与电力系统应用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储能技术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概述 | 第15-18页 |
1.4.1 储能调频高效性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4.2 储能调频控制技术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5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含电池储能电源的电网调频机理与建模 | 第20-43页 |
2.1 电力系统调频概述 | 第20-23页 |
2.1.1 电源和负荷的频率特性 | 第20-21页 |
2.1.2 电力系统一次调频 | 第21-22页 |
2.1.3 电力系统二次调频 | 第22-23页 |
2.2 电力系统调频动态模型 | 第23-33页 |
2.2.1 电力系统传统调频动态模型 | 第25-30页 |
2.2.2 传统调频模型的改进 | 第30-33页 |
2.3 电池储能调频模型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3-36页 |
2.3.1 电池储能建模现状 | 第33-35页 |
2.3.2 电池储能建模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2.4 基于电池单体的储能电源新型等效模型 | 第36-42页 |
2.4.1 模型结构及调频主导特性参数选择 | 第36-41页 |
2.4.2 仿真模型数据 | 第41-4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3章 常规电网的调频特性及储能需求分析 | 第43-59页 |
3.1 长-株-潭三区域等效网络设计及验证 | 第43-46页 |
3.2 常规电源的调频特性仿真研究 | 第46-49页 |
3.2.1 常规电源的一次调频特性仿真及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2.2 常规电源的二次调频特性仿真及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3 常规电网的一次调频特性仿真研究 | 第49-54页 |
3.3.1 常规电网的一次调频特性仿真分析 | 第50-54页 |
3.3.2 常规电网一次调频的储能应用需求分析 | 第54页 |
3.4 常规电网的二次调频特性仿真研究 | 第54-58页 |
3.4.1 常规电网的二次调频特性仿真分析 | 第55-58页 |
3.4.2 常规电网二次调频的储能应用需求分析 | 第5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电池储能参与调频的控制技术及高效性研究 | 第59-77页 |
4.1 电池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策略 | 第59-65页 |
4.1.1 固定频率调节效应系数的确定 | 第59-61页 |
4.1.2 变频率调节效应系数策略 | 第61-65页 |
4.2 电池储能参与调频的控制技术研究 | 第65-70页 |
4.2.1 基于 MPC 的储能电源与常规电源协调控制体系 | 第65-68页 |
4.2.2 含电池储能电源的系统动态模型 | 第68页 |
4.2.3 模型预测控制在储能电源调频中的应用仿真 | 第68-70页 |
4.3 电池储能参与调频的高效性验证 | 第70-76页 |
4.3.1 电网调频常用考核指标 | 第70-72页 |
4.3.2 技术调频高效性指标概述 | 第72-73页 |
4.3.3 电池储能调频高效性仿真及分析 | 第73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结论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| 第85-86页 |
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