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临床学论文--中医诊断学论文

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脉搏波信号的辨识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·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脉象客观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·脉象分析仪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脉象客观化及辨识理论研究现状第14-16页
第二章 脉象客观化理论及脉象识别基础第16-28页
   ·脉象客观化理论基础及原理第16-20页
     ·中医脉象介绍第16页
     ·脉图理论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脉图主要时域特征指标及其意义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最佳脉图第20页
   ·脉象采集装置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脉象仪的设计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脉象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·脉象信号的采集第22-24页
   ·脉搏波信号的预处理第24-28页
第三章 时频域分析理论基础及脉搏波特征参数提取第28-49页
   ·脉象信号分析的数学方法第28-33页
     ·脉象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·脉象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·时-频联合分析法第31-33页
   ·傅里叶变换第33-38页
     ·离散傅里叶变换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连续傅里叶变换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第35-37页
     ·连续短时傅里叶变换(STFT)第37-38页
   ·小波分析理论基础及频域特征提取第38-43页
     ·小波变换基本原理及定义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离散小波变换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多分辨率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脉搏波信号的特征选择和提取第43-49页
     ·频域特征提取第43-46页
     ·时域特征提取第46-49页
第四章 神经网络分析用于脉象识别第49-67页
   ·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生物学的启示第49页
     ·人工神经网络基本概念第49-50页
   ·神经网络的优点第50-51页
   ·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第51-52页
   ·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感知机模型第52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第52页
     ·反向传播(BP)网络第52页
     ·Hopfield 神经网络第52-53页
   ·反向传播(BP)神经网络第53-56页
     ·BP 算法的学习规则第53-56页
     ·BP 算法的局限性第56页
   ·BP 算法的改进第56-62页
     ·添加动量项的方法第57页
     ·LM(Levenberg-Marquardt)算法第57-60页
     ·其它算法第60-62页
   ·将BP 神经网络用于脉象识别第62-65页
     ·隐含层层数选择第62-63页
     ·隐含层节点数选择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初始权值的选择第64页
     ·学习率的选择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训练次数及网络误差第65页
   ·脉象识别的MATLAB 实现及实验结果分析第65-67页
第五章 总结和展望第67-69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第67页
   ·未来的工作和展望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太原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的体育干预现状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基于SaaS的社区医疗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