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2.1 研究思路和框架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 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0页 |
2.1 概念的界定 | 第13页 |
2.2 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3 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| 第14-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| 第20-26页 |
3.1 一个包含物流要素生产函数的构建 | 第21页 |
3.2 数据说明 | 第21-24页 |
3.2.1 物流相关要素指标的选取 | 第21-22页 |
3.2.2 经济增长相关指标的选取 | 第22-23页 |
3.2.3 数据的描述 | 第23-24页 |
3.3 模型估计结果 | 第24-25页 |
3.3.1 Hausman检验 | 第24页 |
3.3.2 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 | 第24-2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份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| 第26-32页 |
4.1 模型的构建 | 第26页 |
4.2 回归结果 | 第26-29页 |
4.2.1 变截距固定效应 | 第26-27页 |
4.2.2 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 | 第27-2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2页 |
第5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7页 |
5.1 空间自相关 | 第32-33页 |
5.1.1 空间自相关性 | 第32-33页 |
5.1.2 空间权重 | 第33页 |
5.2 空间自相关检验 | 第33-34页 |
5.3 空间回归分析 | 第34-3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 | 第37-40页 |
6.1 文章结论 | 第37-38页 |
6.2 相关政策建议 | 第38-39页 |
6.3 未来研究展望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