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--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磨削加工工艺论文

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钛合金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钛合金简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钛合金的基本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钛工业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钛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1.3 滚磨光整加工综述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滚磨光整加工技术概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滚磨光整加工的类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滚磨光整加工的主要作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滚磨光整加工的工艺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滚磨光整加工的使用范围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滚磨光整加工影响加工效果的因素第23页
    1.4 表面完整性综述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零件的表面层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表面完整性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表面完整性评价指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表面完整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1.5 滚磨光整加工对零件表面完整性的改善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对微观表面几何特性的改善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对物理力学性能的改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对毛刺和表面缺陷的改善第33-34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5页
    1.7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二章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表面粗糙度实验研究第36-5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2.2 表面粗糙度评价指标第36-37页
    2.3 表面粗糙度测试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2.4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对零件耐腐蚀性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对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对零件配合精度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2.5 表面粗糙度实验研究的实验设备、检测仪器和实验条件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实验设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检测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实验参数第44-45页
    2.6 试样制备第45页
    2.7 表面粗糙度正交实验研究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实验方案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实验结果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2.8 表面粗糙度单因素实验研究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磨料种类和加工时间的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磨块直径的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8.3 滚筒转速的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2.9 加工效果第55-57页
    2.10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三章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表面加工硬化实验研究第58-7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8-59页
    3.2 表面加工硬化评价指标第59页
    3.3 表面加工硬化测量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3.4 表层显微硬度沿深度路径的分和规律第60-62页
    3.5 表面加工硬化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加工硬化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加工硬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第63页
    3.6 表面加工硬化实验研究的实验设备、检测仪器和实验条件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实验设备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检测仪器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实验参数第64-65页
    3.7 试样制备第65页
    3.8 实验方案第65-66页
    3.9 实验结果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 3.10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四章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表面金相显微组织实验研究第70-7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0-71页
    4.2 表面金相显微组织实验研究的实验设备、检测仪器和实验条件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设备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检测仪器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参数第72-73页
    4.3 试样制备第73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滚筒转速对金相显微组织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磨块直径对金相显微组织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五章 钛合金滚磨光整加工残余应力仿真分析第76-9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6-77页
    5.2 残余应力沿深度路径的分布规律第77-78页
    5.3 残余应力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残余应力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残余应力对零件耐腐蚀性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残余应力对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残余应力对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 5.4 有限元方法在残余应力研究中的应用第80-82页
    5.5 ABAQUS/Explicit有限元软件简介第82-83页
    5.6 残余应力仿真分析第83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仿真结果分析第84-89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0-92页
    6.1 研究内容总结第90-91页
    6.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91页
    6.3 前景展望第91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100页
致谢第100-10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-10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桤叶唐棣原花青素的提取与抗氧化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超声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