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浊点萃取—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牛奶中的双酚A和壬基酚

符号说明第4-9页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1 引言第13-3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其残留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现状及分析的意义第14-17页
    1.2 样品前处理技术第1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固相萃取技术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固相微萃取技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加速溶剂提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微波萃取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 QuEChERS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8 分子印记技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9 浊点萃取技术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9.1 浊点萃取技术的原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9.2 浊点萃取技术(CPE)的影响因素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9.3 浊点萃取技术的应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9.4 浊点萃取技术的应用前景第28-29页
    1.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技术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免疫分析技术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气相色谱技术及其祥光的质谱联用技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液相色谱技术及其相关的质谱连用技术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毛细管电色谱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特殊质谱法第32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32-34页
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样品原料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双酚A和壬基酚标准品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仪器设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化学试剂第35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双酚A和壬基酚标准溶液的配制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前处理步骤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破乳步骤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浊点萃取步骤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HPLC分析条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定性、定量方法第36-37页
3 结果与分析第37-47页
    3.1 HPLC条件的优化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波长条件的优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流动相条件的优化第37-39页
    3.2 破乳条件的优化第39页
    3.3 浊点萃取条件优化第39-45页
    3.4 方法性能指标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添加回收率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实际样品测定第47页
4 讨论第47-48页
    4.1 目标物在CPE中的富集分离本质及主要影响因素第47页
    4.2 表面活性剂紫外吸收干扰的排除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浊点萃取技术与其他前处理方法的比较第48页
5 结论第48-49页
6 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第49-51页
    6.1 创新点第49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种乳化液膜体系界面粘弹性研究及破乳剂合成初探
下一篇:低铂多组分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