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8-10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1.2.2 研究思路 | 第9-10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2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 IPO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2-16页 |
2.1 创业板 IPO 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2.1.1 创业板市场 | 第12页 |
2.1.2 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2.1.3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主要区别 | 第13页 |
2.1.4 我国创业板 IPO 的流程 | 第13-14页 |
2.2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 IPO 风险概述 | 第14-16页 |
2.2.1 风险 | 第14-15页 |
2.2.2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 IPO 风险 | 第15-16页 |
3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 IPO 风险识别 | 第16-25页 |
3.1 外部环境风险 | 第16-20页 |
3.2 内部环境风险 | 第20-25页 |
4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 IPO 风险评估 | 第25-41页 |
4.1 风险评估思路 | 第25页 |
4.2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| 第25-26页 |
4.3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 | 第26-35页 |
4.3.1 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7-28页 |
4.3.2 确定权重 | 第28-31页 |
4.3.3 确定评价等级和样本矩阵 | 第31-33页 |
4.3.4 确定评价灰类 | 第33-34页 |
4.3.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| 第34页 |
4.3.6 计算灰色评价向量权及矩阵 | 第34-35页 |
4.3.7 综合评价 | 第35页 |
4.4 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| 第35-41页 |
4.4.1 被评公司状况 | 第35-36页 |
4.4.2 对 A 公司做综合评价 | 第36-41页 |
5 创业板拟上市公司 IPO 风险防范与控制 | 第41-47页 |
5.1 外部环境风险的防范 | 第41-43页 |
5.1.1 总体防范思路 | 第42-43页 |
5.1.2 具体防范措施 | 第43页 |
5.2 内部环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43-47页 |
5.2.1 中介机构选择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44页 |
5.2.2 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44-45页 |
5.2.3 成本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45页 |
5.2.4 经营和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45-46页 |
5.2.5 技术和创新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| 第46-47页 |
6 结论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