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18页 |
| 1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应用 | 第9-14页 |
| 1.1 RFLP 标记 | 第9页 |
| 1.2 AFLP 标记 | 第9-10页 |
| 1.3 RAPD 标记 | 第10-11页 |
| 1.4 SSR 标记 | 第11-12页 |
| 1.5 SRAP 标记 | 第12-13页 |
| 1.6 TRAP 标记 | 第13页 |
| 1.7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标记 | 第13页 |
| 1.8 SNP 标记 | 第13页 |
| 1.9 DArT 标记 | 第13-14页 |
| 2 鱼类温度相关的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| 3 大黄鱼温度相关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| 第二章 大黄鱼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| 第18-32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5页 |
| 1.1 主要试剂 | 第18-19页 |
| 1.2 主要仪器 | 第19页 |
| 1.3 实验材料 | 第19-20页 |
| 1.4 实验方法 | 第20-25页 |
| 2 结果及分析 | 第25-30页 |
| 2.1 不同耐低温样本筛选 | 第25-26页 |
| 2.2 大黄鱼基因组 DNA 的提取 | 第26-27页 |
| 2.3 大黄鱼基因组 DNA 的酶切 | 第27-28页 |
| 2.4 大黄鱼酶切产物 PCR | 第28页 |
| 2.5 插入片段长度检测 | 第28-29页 |
| 2.6 七个库容 | 第29-30页 |
| 3 讨论 | 第30-32页 |
| 第三章 降低大黄鱼基因组 DNA 复杂度方法的筛选 | 第32-43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7页 |
| 1.1 主要试剂 | 第33页 |
| 1.2 主要仪器 | 第33-34页 |
| 1.3 实验材料 | 第34页 |
| 1.4 实验方法 | 第34-37页 |
| 2 结果及分析 | 第37-41页 |
| 2.1 制备杂交样品的大黄鱼基因组 DNA、酶切、扩增结果 | 第37-38页 |
| 2.2 随机抽取的探针的浓度 | 第38-39页 |
| 2.3 高密度芯片的点阵排列 | 第39-40页 |
| 2.4 七种降低基因组 DNA 复杂度方法筛选 | 第40-41页 |
| 2.5 七种降低基因组 DNA 复杂度方法比较 | 第41页 |
| 3 讨论 | 第41-43页 |
| 第四章 大黄鱼耐低温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 | 第43-53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3-45页 |
| 1.1 主要试剂 | 第43页 |
| 1.2 主要仪器 | 第43-44页 |
| 1.3 实验材料 | 第44页 |
| 1.4 实验步骤 | 第44-45页 |
| 2 结果及分析 | 第45-52页 |
| 2.1 点阵图 | 第45页 |
| 2.2 制备杂交样品的大黄鱼基因组 DNA、酶切、扩增 | 第45-46页 |
| 2.3 筛选候选标记的杂交图 | 第46-47页 |
| 2.4 筛选候选标记 | 第47-49页 |
| 2.5 聚类树 | 第49-50页 |
| 2.6 测序结果 | 第50-52页 |
| 3 讨论 | 第52-53页 |
| 第五章 结语 | 第53-54页 |
| 1 结论 | 第53页 |
| 2 创新点 | 第53页 |
| 3 展望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
| 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