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2 基于有理函数模型的区域网平差 | 第16-33页 |
2.1 有理函数模型 | 第16-18页 |
2.1.1 有理函数模型基本方程 | 第16-17页 |
2.1.2 有理函数系数 | 第17-18页 |
2.1.3 有理函数模型的特性 | 第18页 |
2.2 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模型 | 第18-24页 |
2.2.1 误差方程的建立 | 第19-21页 |
2.2.2 空间前方交会 | 第21-24页 |
2.3 实验与分析 | 第24-32页 |
2.3.1 实验数据说明 | 第24-26页 |
2.3.2 实验结果 | 第26-28页 |
2.3.3 实验精度评定与分析 | 第28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3 DEM 辅助弱交会影像区域网平差 | 第33-47页 |
3.1 弱交会影像概述 | 第33-35页 |
3.1.1 弱交会影像的概念 | 第33-34页 |
3.1.2 弱交会影像形成的原因 | 第34-35页 |
3.2 影像预处理 | 第35-37页 |
3.2.1 同轨影像的自动识别方法 | 第36页 |
3.2.2 弱交会连接点的识别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3 以 DEM 为高程辅助的弱交会卫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 | 第37-41页 |
3.3.1 光线追踪法 | 第37-38页 |
3.3.2 弱交会连接点初始坐标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3.3.3 弱交会连接点和同轨影像同名点的处理 | 第39-40页 |
3.3.4 以 DEM 为高程辅助的弱交会卫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流程 | 第40-41页 |
3.4 实验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4.1 实验数据说明 | 第41-42页 |
3.4.2 实验结果 | 第42-44页 |
3.4.3 实验精度评定 | 第44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总结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