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SnO2基薄膜电极及其电化学储锂特性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介绍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1-12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锡基负极材料第12-17页
    1.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7-18页
    1.5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18-19页
    1.6 锂离子电池隔膜第19页
    1.7 薄膜锂离子电池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薄膜锂离子电池的构造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第22-23页
    1.8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4页
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第24-35页
    2.1 主要试剂及测试分析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2.2 磁控溅射技术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磁控溅射的工作原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磁控溅射的主要参数第27-28页
    2.2 ATO薄膜电极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靶材的制备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ATO薄膜的制备第30-31页
    2.3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ATO薄膜电极片制作与电池组装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锂电性能测试第31-32页
    2.4 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扫描电镜(SEM)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透射电镜(TEM)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第34-35页
第三章 ATO薄膜的结构分析第35-42页
    3.1 XRD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2 SEM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3.3 TEM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4 XPS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ATO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第42-54页
    4.1 ATO薄膜的循环伏安测试第42-43页
    4.2 ATO薄膜电极的循环性能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充放电曲线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循环性能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倍率性能第47页
    4.3 交流阻抗第47-49页
    4.4 ATO薄膜电极的反应机理第49-5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ATO薄膜电极溅射在微栅上的直接研究方法第54-61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54页
    5.2 溅射在微栅上研究方法介绍第54-55页
    5.3 充放电测试第55-57页
    5.4 TEM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六章 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8页
在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8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3H6/C2H2混合碳源对CVI制备C/C复合材料的影响
下一篇:Pt/CNTs碳纳米材料和金属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