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7页 |
·研究的背景、意义和目的 | 第7-9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7-8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8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简要评析 | 第15页 |
·本文的思路和内容结构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的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的内容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 | 第17-30页 |
·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·资本保持理论 | 第17-19页 |
·成本补偿理论 | 第19页 |
·计量选择论 | 第19-20页 |
·小结 | 第20页 |
·物价变动会计的计量模式 | 第20-30页 |
·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| 第20-23页 |
·现行价值会计 | 第23-28页 |
·现行价值/不变币值会计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公允价值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的关系 | 第30-42页 |
·公允价值会计 | 第30-38页 |
·概述 | 第30-31页 |
·公允价值的定义与本质 | 第31-32页 |
·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| 第32-34页 |
·公允价值在国内外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| 第34-36页 |
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评价 | 第38页 |
·公允价值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的关系 | 第38-41页 |
·从会计目标角度看公允价值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·从计量模式角度看公允价值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欧美主要国家及国际物价变动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| 第42-47页 |
·欧美主要国家及国际物价变动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| 第42-46页 |
·国际(IASC) | 第42-43页 |
·美国(FASB) | 第43-44页 |
·英国(ASC) | 第44-45页 |
·荷兰 | 第45-46页 |
·欧美主要国家及国际物价变动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| 第46页 |
·相同点 | 第46页 |
·差异分析 | 第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我国新会计准则应对物价变动的能力研究 | 第47-58页 |
·我国新会计准则应对物价变动的定性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公允价值计量应对物价变动的定性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资产减值应对物价变动的定性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物价变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 | 第50-54页 |
·物价变动对资产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·物价变动对负债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物价变动对损益类项目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物价变动对企业会计信息影响的综合分析——以中金岭南公司为例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6章 我国应对物价变动的会计对策 | 第58-63页 |
·高通货膨胀情况下的物价变动会计计量模式 | 第58-60页 |
·劳动密集型企业 | 第58-59页 |
·资本密集型企业 | 第59页 |
·大型金融企业 | 第59-60页 |
·其他普通企业 | 第60页 |
·正常经济情况下的会计对策 | 第60-62页 |
·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改进 | 第61页 |
·《资产减值》准则的改进 | 第61页 |
·《投资性房地产》准则的改进 | 第61-62页 |
·《存货》准则的改进 | 第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7章 结束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附录 | 第69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