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1.1 表观遗传学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2 核小体定位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 酿酒酵母的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3.1 酿酒酵母的生物学特征 | 第13-14页 |
1.3.2 酿酒酵母的生物学研究价值 | 第14页 |
1.4 理论模型预测核小体定位 | 第14-15页 |
1.5 转录起始位点核小体定位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5.1 转录起始位点核小体定位的特征 | 第15-16页 |
1.5.2 转录起始位点核小体定位与基因表达调控 | 第16-17页 |
1.6 影响核小体定位的各种因素 | 第17-19页 |
1.6.1 DNA 序列依赖性 | 第17-18页 |
1.6.2 表观遗传因素 | 第18-19页 |
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9页 |
2.1 酵母基因组 9 条目的序列的分子克隆 | 第19-24页 |
2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1.2 理论设计目的序列 | 第20-21页 |
2.1.3 目的序列的引物设计 | 第21-22页 |
2.1.4 酵母基因组提取 | 第22页 |
2.1.5 目的序列的分子克隆 | 第22-24页 |
2.2 核小体组装所用组蛋白的准备 | 第24-27页 |
2.2.1 蛋白标准浓度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2.2 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5页 |
2.2.3 组蛋白的表达、纯化 | 第25-26页 |
2.2.4 表达纯化后的组蛋白的鉴定 | 第26页 |
2.2.5 组蛋白八聚体的装配及鉴定 | 第26-27页 |
2.3 体外组装核小体实验 | 第27-28页 |
2.4 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| 第28页 |
2.5 EB 染色检测 | 第28页 |
2.6 Biotin 标记检测 | 第28页 |
2.7 Cy3 荧光标记定量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8 组蛋白变体 H2A.Z 体外组装核小体 | 第2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2页 |
3.1 酵母基因组提取结果 | 第29-30页 |
3.2 目的序列 PCR 结果 | 第30页 |
3.3 构建重组质粒 | 第30-32页 |
3.4 重组质粒 PCR 产物胶回收 | 第32页 |
3.5 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2-33页 |
3.6 体外组装核小体结构所需 DNA 与组蛋白八聚体的准备与纯化 | 第33-34页 |
3.7 盐透析法进行核小体体外组装实验结果 | 第34-40页 |
3.7.1 Biotin 标记检测 | 第34-36页 |
3.7.2 Cy3 荧光标记检测 | 第36-38页 |
3.7.3 组蛋白变体 H2A.Z 体外组装核小体 | 第38-40页 |
3.8 9 条目的序列形成核小体亲和力计算 | 第40-42页 |
4 讨论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3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