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盗窃罪中的扒窃行为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2 扒窃的概述 | 第12-23页 |
2.1 扒窃的理论依据和立法依据 | 第12-13页 |
2.1.1 扒窃的理论依据 | 第12-13页 |
2.1.2 扒窃的立法依据 | 第13页 |
2.2 扒窃的概念 | 第13-23页 |
2.2.1 扒窃的概念之争 | 第14-21页 |
2.2.2 扒窃的再认识 | 第21-23页 |
3 扒窃入刑的发展和困境 | 第23-26页 |
3.1 扒窃入刑的历史发展 | 第23页 |
3.2 扒窃入刑的困境 | 第23-26页 |
3.2.1 扒窃入刑的立法困境 | 第23-24页 |
3.2.2 扒窃入刑的司法困境 | 第24-26页 |
4 扒窃入刑困境的对策 | 第26-39页 |
4.1 扒窃入刑立法层面的完善 | 第26-28页 |
4.2 扒窃入刑司法层面的完善 | 第28-39页 |
4.2.1 扒窃不应一律入刑 | 第28-30页 |
4.2.2 扒窃犯罪形态的认定 | 第30-32页 |
4.2.3 扒窃的竞合犯、牵连犯、转化犯 | 第32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