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.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2.1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类型 | 第9-11页 |
1.2.2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机理与找矿标志 | 第11-13页 |
1.2.3 黔东南地区典型石英脉型金矿床 | 第13-14页 |
1.3 瑞鑫矿床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4-16页 |
1.3.1 工作区自然地理条件 | 第14-15页 |
1.3.2 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1.5 完成工作量和主要创新成果 | 第16-18页 |
1.5.1 完成工作量 | 第16页 |
1.5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2.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8-25页 |
2.1 大地构造位置 | 第18-19页 |
2.2 区域地层 | 第19-22页 |
2.2.1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江群(Pt) | 第20-21页 |
2.2.2 震旦系(Z) | 第21页 |
2.2.3 寒武系(∈) | 第21页 |
2.2.4 二叠系(P) | 第21-22页 |
2.2.5 三叠系(T) | 第22页 |
2.2.6 第四系(Q) | 第22页 |
2.3 区域构造 | 第22-24页 |
2.3.1 褶皱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3.2 断裂构造 | 第23-24页 |
2.3.3 环形构造 | 第24页 |
2.4 区域岩浆岩 | 第24页 |
2.5 区域矿产 | 第24-25页 |
3.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5-30页 |
3.1 矿区地质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1.1 地层 | 第25页 |
3.1.2 构造 | 第25页 |
3.1.3 岩浆岩 | 第25-26页 |
3.2 矿体地质特征 | 第26-28页 |
3.2.1 矿体形态 | 第26-28页 |
3.3 矿石特征 | 第28-29页 |
3.3.1 矿物组合 | 第28页 |
3.3.2 矿石结构构造 | 第28-29页 |
3.4 围岩蚀变 | 第29-30页 |
4 矿床地球化学 | 第30-45页 |
4.1 稀土元素特征 | 第30-35页 |
4.2 微量元素特征 | 第35-39页 |
4.3 流体包裹体特征 | 第39-44页 |
4.4 氢氧同位素特征 | 第44-45页 |
5 控矿因素与成矿模式 | 第45-47页 |
5.1 金矿床控矿因素 | 第45页 |
5.2 成矿模式探讨 | 第45-47页 |
6 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图版及图版说明 | 第54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