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艺术论文--建筑艺术理论论文

徽派建筑元素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1.3 相关文献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相关研究举隅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3-15页
第2章 徽派建筑形成的条件第15-20页
    2.1 自然条件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环境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建筑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徽商文化的影响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贾而好儒”的本质特色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好儒的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第17-20页
第3章 徽派建筑的构成元素及其美学特征第20-35页
    3.1 徽派建筑典型构成元素第20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屋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粉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马头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窗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门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天井第27-29页
    3.2 徽派建筑美学特征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建筑选址美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建筑形态美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建筑装饰美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建筑色彩美第32-35页
第4章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第35-47页
    4.1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形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建筑元素符号化应用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色彩语义表达应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材料应用延伸第36页
    4.2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屋顶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粉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马头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窗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门头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色彩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天井第42-43页
    4.3 建筑实例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万科第五园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黄山市徽州文化博物馆第45-47页
第5章 思考与结论第47-50页
    5.1 徽派建筑未来发展的思考第47-48页
    5.2 结论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图表索引第52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大城市周边产业新城规划策略研究--以廊坊广阳产业新城为例
下一篇: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球型钢支座的减震耗能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