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各种发电论文--太阳能发电论文

大型光伏电站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控制策略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7页
1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2 低频振荡的稳定性理论基础第13-15页
    1.3 传统阻尼控制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对低频振荡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5 光伏阻尼控制研究现状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控制结构设计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控制器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其他领域的启发第22-23页
    1.6 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5页
2 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第25-43页
    2.1 含光伏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第25-28页
    2.2 光伏并网对系统稳态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2.3 光伏并网对系统暂态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2.4 阻尼控制性能的限制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尺度变换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输入/输出的方向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输入/输出的配对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控制器带宽的限制第35-36页
    2.5 分散控制器的顺序设计第36-38页
    2.6 控制性能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2.7 小结第40-43页
3 多机系统中光伏并网对低频振荡的影响第43-63页
    3.1 多机系统动态数学模型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同步发电机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励磁系统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电力系统稳定器(PSS)模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输电线路模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变压器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负载模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大型光伏电站模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8 多机系统的微分-代数方程组数学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3.2 理论分析工具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数值积分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李雅普诺夫线性化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模态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3.3 多机测试系统简介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四机两区域系统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16机68母线系统第55-56页
    3.4 算例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四机两区域系统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16机68母线系统第59-61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61-63页
4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混合灵敏度阻尼控制方法第63-85页
    4.1 传统阻尼控制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控制结构设计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经典控制器设计第65-66页
    4.2 混合灵敏度控制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混合灵敏度形式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极点配置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矩阵不等式形式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矩阵不等式的线性化第71-72页
    4.3 算例分析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四机两区域系统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16机68母线系统第77-80页
    4.4 时域仿真验证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四机两区域系统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16机68母线系统第81-82页
    4.5 控制失效的情况第82-83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83-85页
5 多模型自适应阻尼控制策略第85-111页
    5.1 贝叶斯方法基础第85-86页
    5.2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(MMAC)策略框架第86-87页
    5.3 模块一:模型库第87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特征选取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聚类算法第91-94页
    5.4 模块二:控制器库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反馈信号选择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控制器设计第94-98页
    5.5 模块三:权重计算模块第98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截断参数和收敛因子的选择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改进的贝叶斯方法第99-102页
    5.6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102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模型库中有对应状态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模型库中无对应状态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控制器权重初始值不相等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时延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5 光照随机扰动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6.6 控制强度第108-110页
    5.7 小结第110-111页
6 总结与展望第111-115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111-11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12-115页
致谢第115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7页
附录第127-128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7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授权的专利第127页
    C.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项目第127-128页

论文共12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计及时序特性的微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在储能优化配置中的应用
下一篇:绝缘油中DBDS对变压器绕组的腐蚀作用及绝缘性能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