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新闻学习:法律争议类事件中的知识传播与效果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对象及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2页 |
2.1 “从新闻学习”:理论缘起与基本模型 | 第13-16页 |
2.1.1 理论缘起 | 第13-14页 |
2.1.2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过程模型 | 第14-16页 |
2.2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知识传播 | 第16-18页 |
2.2.1 新闻作为一种知识 | 第16-17页 |
2.2.2 影响“从新闻学习”的因素 | 第17-18页 |
2.3 传播学视角下的知识传播 | 第18-19页 |
2.4 法律争议类事件 | 第19-20页 |
2.5 文献分析 | 第20-22页 |
3 研究执行 | 第22-27页 |
3.1 研究问题细化 | 第22页 |
3.2 研究方法执行 | 第22-27页 |
3.2.1 案例研究法执行 | 第22-26页 |
3.2.2 参与观察法执行 | 第26-27页 |
4 新闻中的知识传播 | 第27-37页 |
4.1 新闻中的知识生产主体 | 第27-30页 |
4.1.1 新闻媒体的知识生产 | 第27-28页 |
4.1.2 自媒体、意见领袖的知识生产 | 第28-29页 |
4.1.3 官方部门的知识生产 | 第29-30页 |
4.2 “监督满足寻求动机”下的知识内容 | 第30-33页 |
4.2.1 正当防卫的限定 | 第30-32页 |
4.2.2 警察是否构成“玩忽职守罪” | 第32页 |
4.2.3 司法与情理的平衡 | 第32-33页 |
4.3 知识传播:引起“新闻注意” | 第33-37页 |
4.3.1 新闻中的知识传播主体 | 第33-34页 |
4.3.2 传播媒介运用:基于公众的媒介接触 | 第34-37页 |
5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效果分析 | 第37-44页 |
5.1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过程解构 | 第37-40页 |
5.1.1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主体 | 第37页 |
5.1.2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过程 | 第37-39页 |
5.1.3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5.2 “从新闻学习”的认知效果 | 第40-42页 |
5.2.1 感知程序正义,提升法律信任程度 | 第40-41页 |
5.2.2 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| 第41页 |
5.2.3 呼唤理性主义,提高国民素质 | 第41-42页 |
5.3 影响“从新闻学习”效果的因素 | 第42-44页 |
5.3.1 知识的呈现方式 | 第42页 |
5.3.2 知识传播的噪音 | 第42页 |
5.3.3 公众的背景差异 | 第42-44页 |
6 结论 | 第44-48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44-45页 |
6.2 研究启示 | 第45-47页 |
6.2.1 把握法律争议点,提升知识生产能力 | 第45-46页 |
6.2.2 加强媒介融合,提交传播有效性 | 第46-47页 |
6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