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关于公共政策传播路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关于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研究 | 第11页 |
1.2.3 关于公共政策传播方式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4 关于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 | 第12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3 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 公共政策传播及认知效果相关理论 | 第14-19页 |
2.1 公共政策的概念与传播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1.1 公共政策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2 公共政策传播理论 | 第15页 |
2.2 公共政策传播认知效果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1 社会学习理论 | 第15页 |
2.2.2 社会认知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 公共政策传播的系统要素解析 | 第16-19页 |
2.3.1 传播者 | 第16-17页 |
2.3.2 传播内容 | 第17页 |
2.3.3 传播渠道 | 第17页 |
2.3.4 传播受众 | 第17页 |
2.3.5 传播效果 | 第17-19页 |
3 深圳市政府公共政策传播认知效果实证分析 | 第19-32页 |
3.1 深圳市政府公共政策传播现状 | 第19-20页 |
3.1.1 控烟政策的传播现状 | 第19页 |
3.1.2 酒驾政策的传播现状 | 第19-20页 |
3.2 调研问卷的设计及发放说明 | 第20-21页 |
3.2.1 调研问卷设计说明 | 第20-21页 |
3.2.2 调研问卷发放说明 | 第21页 |
3.3 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 | 第21-26页 |
3.3.1 调研对象统计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3.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| 第22-26页 |
3.4 认知效果的调研结果分析 | 第26-32页 |
3.4.1 静态传播依然是主要传播形态,动态传播比例有待提高 | 第26-27页 |
3.4.2 官方话语作为主要语言风格,一定程度影响受众的理解 | 第27-28页 |
3.4.3 无差别传播仍是主要形式,目标受众精准传播有待加强 | 第28-30页 |
3.4.4 信息不平衡问题严重,导致受众理解各有不同 | 第30-31页 |
3.4.5 宣传思维影响依在,反馈机制尚未制度化 | 第31-32页 |
4 深圳政府公共政策传播认知效果的提升建议 | 第32-40页 |
4.1 动态传播逐步成为政策传播的主要形态 | 第32-33页 |
4.2 通俗语言成为政策解读的主要语言风格 | 第33-34页 |
4.3 针对不同目标受众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 | 第34-36页 |
4.4 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政策反馈机制 | 第36-37页 |
4.5 借鉴境外先进经验探索全流程营销机制 | 第37-38页 |
4.6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政策传播制度 | 第38-40页 |
结束语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