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厨垃圾厌氧暗发酵产氢研究:添加剂和初始条件的影响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4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3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餐厨垃圾生物制氢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33页 |
| ·餐厨垃圾的基本特性 | 第14页 |
| ·餐厨垃圾处理方法 | 第14-19页 |
| ·填埋 | 第15页 |
| ·直接排放 | 第15页 |
| ·厌氧发酵处理 | 第15-16页 |
| ·好氧生物处理 | 第16-18页 |
| ·其他处理方式 | 第18-19页 |
| ·生物制氢研究进展 | 第19-31页 |
| ·氢气的制取方法 | 第20-25页 |
| ·生物制氢的影响因素 | 第25-31页 |
| ·餐厨垃圾厌氧产氢进展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实验材料、装置及分析方法 | 第33-3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3-34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34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4-37页 |
| ·气体测定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·挥发性脂肪酸(VFA)测定方法 | 第35页 |
| ·总糖测定方法 | 第35页 |
| ·其他测试方法 | 第35-37页 |
| 第四章 添加剂对餐厨垃圾发酵产氢体系的影响 | 第37-53页 |
| ·矿化垃圾和碱性添加剂对厌氧发酵产氢的作用 | 第37-40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碱剂XYF中各主要成份对厌氧发酵产氢的作用 | 第40-44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·累积产气量 | 第41-42页 |
| ·初始和结束pH | 第42-43页 |
| ·发酵物料状态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矿化垃圾投加量对产氢效果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44-45页 |
| ·结果及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矿化垃圾提高产氢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47-51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47页 |
| ·对产氢量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| ·pH变化 | 第50页 |
| ·发酵类型 | 第50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第五章 初始条件对餐厨垃圾发酵产氢的影响 | 第53-71页 |
| ·污泥接种率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| ·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| 第56-60页 |
| ·初始pH值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| ·污泥接种率、初始含水率、初始pH三因子影响实验 | 第64-70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64-65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65-67页 |
| ·结论及讨论 | 第67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六章 回流比对餐厨垃圾发酵产氢体系的影响 | 第71-81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71-72页 |
| ·0%回流比对厌氧暗发酵产氢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| ·生物气产量 | 第72-73页 |
| ·pH和ORP | 第73页 |
| ·总糖 | 第73-74页 |
| ·50%回流比对厌氧暗发酵产氢的影响 | 第74-76页 |
| ·生物气产量 | 第74-75页 |
| ·pH和ORP | 第75-76页 |
| ·总糖 | 第76页 |
| ·100%回流比对厌氧暗发酵产氢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| ·生物气产量 | 第76-77页 |
| ·pH和ORP | 第77-78页 |
| ·挥发性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变化 | 第78-8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|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81-83页 |
| ·结论 | 第81-82页 |
| ·建议 | 第82-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88页 |
|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88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