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氢氦同轴离子注入机离子源的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3页 |
1.1 国内外加速器-透射电镜联机设施 | 第12-1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5页 |
1.1.2 国内外联机设施及所用离子源发展 | 第15-18页 |
1.2 国内外潘宁离子源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 | 第18-22页 |
1.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22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离子源实验 | 第23-33页 |
2.1 离子源 | 第23-30页 |
2.1.1 离子源结构 | 第23-24页 |
2.1.2 离子源工作原理及特点 | 第24-30页 |
2.2 系统组成 | 第30-3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61页 |
3.1 离子源放电特性 | 第33-39页 |
3.1.1 磁场强度与气体密度关系 | 第33-36页 |
3.1.2 离子源伏安特性 | 第36-39页 |
3.2 离子源引出特性 | 第39-50页 |
3.2.1 引出电压的影响 | 第39-46页 |
3.2.2 放电参数的影响 | 第46-50页 |
3.3 引出束流质谱 | 第50-59页 |
3.3.1 氢电离过程 | 第50-54页 |
3.3.2 气压对束流质谱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3.3.3 放电电压对束流质谱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离子源放电区结构的改变对离子源性能的影响 | 第61-69页 |
4.1 实验原理 | 第61-62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8页 |
4.2.1 放电电压对放电电流及束流强度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4.2.2 对离子比影响 | 第64-6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| 第69-72页 |
5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5.2 后续工作建议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